周一市场大跌令投资者信心进一步丧失,不得不承认,新股溃败是造成目前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追述新股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以2009年7月10日中小板的桂林三金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说,新股板块中活跃的资金一直是市场中最有生命力的资金,桂林三金上市后的2009年7月底,股指在3400点上方掉头回落。2009年10月底,创业板正式推出,在2010年上半年,市场仍然是围绕着创业板的新股和部分中小板的个股展开局部行情,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股发行进入到了疯狂的阶段,发行节奏一直保证在每周6到7只新股,与此相伴的是市场一直诟病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2010年5月份前后,A股市场开始出现破发现象,这一现象从当初的星星之火演化到2011年的燎原之势,新股不破发反而成了稀奇。
市场中最活跃的资金从追逐新股获利演化到中签被套和买入被套,往年风光的新股大比例送配方案在2011年大部分成了市场的毒药。进入到4月份,投资者又不得不面对业绩大幅下滑的一季度报表,市场终于从以往的新股不败变成了新股溃败。
上面的原因只是反映二级市场中活跃资金的窘况。资本市场上,实业资本者的一举一动更是牵挂着大家的心,统计显示,在新股上市后的各个解禁期限期满后,面对着几十倍的利润,股东套现坚决而果断,市场中仅有的资金从资本市场中逐渐进入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腰包里,在这一点上,尤其是面对着未来的国际板,市场如何在股价体现公司价值和原始股东套现两个方面找到均衡点,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摸索过程。
如果说A股市场在2005年到2007年的股改催生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当初随着解禁期的逐渐来临,市场的调整压力直接导致了股指从6124点直线回落到1664点,2010年5月以前主板个股表现不及中小板个股和创业板个股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目前,市场正在发生的是消化自桂林三金上市后一大批高价发行的新股的解禁压力,这一阶段完全不同于前面一个时期,与目前的新股相比,主板个股当初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主要股东基本是国企和社会法人,二是股改前流通股的比例已经较高,三是股东股份被限制交易前持有时间较长,持股成本较高。因此,目前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原始个人股东在解禁期满后的抛出比赛究竟将市场会带向哪里,值得我们观察。可以预计,扭转目前市场的弱势必须依靠政策,包括新股发行的节奏和新股发行制度的调整。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