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曹林:及早预防“保障房注水”
 

  今年是我国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一年,要完成1000万套,而分到各地的任务都是硬任务,必须要完成,可有些地方是怎么完成的呢?河南、江苏等地部分地方政府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统统纳入保障房房源,以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新闻:石家庄出台了将强制没收违规建设的住宅用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新举措这种看上去挺美的创新,已被舆论解读为“政府为完成保障房任务而想出的歪招”。为了完成保障房任务,各地可谓绞尽脑汁地在想办法。

  专家表示,保障房建设任务,不可理解为全部新建,释放存量房也是一种方式。对此,我不敢苟同。这会给地方政府的注水留下一个大漏洞。什么叫存量房,怎么叫释放,以什么方式释放?都非常模糊,如果伸缩空间过大,“保障房建设任务”就成了一个橡皮泥,什么房都可以充任务,任务就没了意义。

  比如,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是往年的保障房任务,已经计入往年的保障房政绩,怎么能重复算到今年的成绩上?还有企业员工宿舍,本是企业投资和集资修房,而非政府出资,怎能算到保障房的任务上?如果这样泛化地理解保障房的话,那所有的房子都可以理解成保障房了。

  “保障房”应该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的房子。

  将本来可以高价卖给开发商的土地用来建不赚钱的保障房,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贴许多钱,很多地方当然很不情愿。可上面又规定了建设任务,完不成政绩考核会受影响,于是,许多地方就想到了投机取巧,想到了数字游戏,想到了注水。

  在给地方规定保障房建设任务时,就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下有对策”。深陷土地财政和自利逻辑中不能自拔的某些地方和部门,不会乖乖地履行保障责任对公权力进行规范时,一定要进行“无赖假设”,然后在制度设计中先在地防范他们可能的坏,这样才能导致一个善的结果。显然,在保障房任务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做好先在的防范,导致如今很多地方存在让人哭笑不得的投机取巧和任务注水。

    (作者:曹林)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和讯网 2011-05-13)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