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价涨幅的后续走势,目前来看仍然存在下行空间。具体而言,春节因素可能推动2012年1月CPI涨幅小幅反弹。但从2月,在翘尾因素回落和节假日因素消失的双重作用下,CPI涨幅可能回落至4%甚至3.5%以下,从而开启新一轮的CPI下行过程。
自从2011年7月创下6.5%的峰值后,CPI涨幅开始了见顶回落的过程。对于本轮物价下行的低点,业界的看法并不统一。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2012年年中可能是本轮物价回落的低点,届时CPI涨幅可能在3%左右。而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2年CPI和PPI涨幅可能为3%和2%左右,其中CPI的低点在2%左右。
一些专家指出,尽管物价仍然存在下行空间,但通胀的“底部”可能已经悄然抬升。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首先,2009年时我国曾出现物价负增长,但当时GDP季度增速曾降至7%以下,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降至4%以下,出口增速更是负增长。与当时相比,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显然要乐观很多。其次,本轮物价上涨的成因并不完全是需求推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明显上涨对物价的影响是长期的,难以通过政策调控迅速收到成效。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本轮物价回落的“底部”无论是3%,还是2%或再低一些,都代表着物价绝对水平的正增长。这客观上呼唤货币政策调控要“稳健”出手,不宜过于放松。但另一方面,CPI月度涨幅仍有回落空间,和3.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相比,届时“负利率”状况很可能得到改变,从而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空间。从具体时点上看,2012年3月CPI涨幅有可能回落至3.5%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