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瑞银:中国信贷扩张过快令人担忧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8月3日表示,目前并不能得出中国信贷对GDP比率水平过高的结论,但是应该关注信贷扩张的速度。

  瑞银表示,在2003年--2008年间中国银行体系的信贷出现了明显的去杠杆化过程,其间银行体系信贷占GDP的比重从152%降至121%。随后出现的大规模再杠杆化过程也非常明显,快速的信贷扩张将这一比率重新推升至150%。与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一样,这个数据并不包括表外信贷活动,如承兑汇票或信托公司贷款。

  瑞银分析称,过去几年里,由于银行试图规避贷款额度的监管和更高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其表外信贷活动增长迅猛。如果加上主要的表外项目--银行承兑汇票、信托产品以及委托贷款等,可以发现,过去3年银行业信贷占GDP比率出现了大幅增长;其次,2010年、2011年杠杆率持续上升。同样明显的是,从流量的角度看,过去两年中表外信贷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使新增银行信贷所描绘的信贷状况并不完整、甚至有偏差。

  汪涛认为,如果考察企业部门的整体债务(包括企业债券和其他形式的企业债务),并从中剔除地方政府借贷,则这一“真实”的企业信贷水平与美国更加接近。

  “尽管我们认为很难得出中国信贷水平过高的结论,但其信贷扩张的速度却令人担忧。”瑞银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指出,过去5年中,信贷占GDP比率累计提升35--40个百分点与许多国家后来出现的危机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纳入表外信贷,则中国银行业整体信贷占GDP比重在过去5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在过去3年增长了40个百分点。显然,中国信贷扩张的危险在于扩张的规模和速度。此外,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发生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而举债的主体则大多为地方政府及其投资平台。这两点都令人颇为担忧。

  (作者:朱茵)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8-04)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