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只有正确认识交易对手,才能制定正确的操盘谋略或投资策略。老子认为,知人者是有大智慧的人,自知者是真正聪明的人,战胜别人者强大有力,战胜自己欲望者才算是大英雄,知足不贪的人才会真正富有,执行力强者才能达成目标。投资者倘若能格物、知致、正心、诚意、修身,战胜自己的欲望,修正自己缺点、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能在坚守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实现长线投资。
“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认真对待自己,这是投资者最难能可贵的品德之一。
一是真正了解交易对手。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正认识、了解、看透国际资本、国家政策、机构资本、居民资本的意图与行为很不容易,这需要真正的广义的识人智慧。一个人要能真正了解自己更不容易,因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有“生、老、病、死”的折磨,有“七情六欲”和“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纠缠。投资成功不骄傲自满,投资失败不悲观失望,冷静以对外来干扰,不为行情起伏波动所动,才是一个真正超越非理性情绪干扰的投资者。在行为金融中,投资者往往是不知人也不知己,陷入到群体无意识状态中,随着群体非理性而疯狂。为此,孔子提出了防范陷入群体癫狂的解决方案:“学而时习之”,告诉投资者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时间投资正确的国家、产业、行业、公司或股票,要让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与人生周期结构和投资组合定位对称,这样才能用力少而效益高。如果掌握了“时间结构”和“时间周期”这门大学问,“不亦乐乎!”,即成功的快乐就在其中了。投资者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明白孔子的原意,即在行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和市场业绩的行业轮动,都得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要用不同的投资组合,实现组合与业绩轮动的对接,才能在不舍昼夜的如水流年的时间中掌握投资主动权。
二是防范自己的冲动性交易。在利益博弈中,能够战胜对手者,确实在智力、实力上胜人一筹。真正强大者是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欲望者,才能防范冲动性交易,防止在冲动中出错,这才算真正的强者。战胜自己欲望者,清静无为、安静守法、放弃我执,放弃到处逞强而对市场利益无尽无情占有的心态,慎守自己的利益边界,才能与市场趋势一体,才能借用市场力量达成自己目标,才是真正的强者。战胜自我,管理自己的欲望,才能“管理”市场,这也是大儒朱熹先生对投资者的忠告。
三是知足常乐。知足者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因为知足者知止,不会越过道德、行为、职业边界去争夺过分的利益。“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不知知止,不知止盈,追求无度,定招风险。知止知足,不追求过度的利益,安于已有所得,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是避险之秘,知足是全生保身之道。当然,如果在价值投资范围内,就得顺应规律的条件下“有为而治”,坚持不懈、努力推行自己主张,从价值回归,价值修复到价值实现。“有志者事竟成”,在于有志者认准价值目标,聚焦于价值目标,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无论知人知己胜人胜己,都得遵守价值规律,其言行不离价值规律,其心思不离价值规律,才能保持业绩增长与价值投资一致。
对于机构资本来讲,在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自强上有效平衡,是机构资本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机构,无非是为了盈利与公益的目的,通过合同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进行分工与协作。人聚在一起,一是可以通过合作生产更大的收益,但生产的收益与分配的收益间可能存在国家利益(税收)、企业利益(利润)、个体利益(工薪)、社会利益(公益)间的不平衡。因此,机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知人,让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出其最大的贡献。知人的前提又是企业家如何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如何战胜自己为了利润目标可能在税收、劳动者工资和社会公益上犯下的失误。一个机构一旦产生就是社会公器,利益追求只能遵从价值规律,只有这样,机构的利益才能细水长流,才能在相关制度法律规范约束下持续成长,才能化约束条件为促进机制。
对于居民资本来讲,个体要顺利发展,资本市场的复杂关系中,既要知人,更要自知;既要胜人,更要自胜;既要知足,更要自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何请人帮助和如何帮助别人,先要自知,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就很难实现让别人帮助的愿望,也可能超过能力帮助不了别人。胜人可能是知识、力气、技巧等,但一个人要自知,先要胜己,要先战胜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有真正做好自己的主人,才能知足知止,才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不会偏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才会在投资中达成既定目标。
(作者:李国旺)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