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确认转强需再接受一次利空洗礼
 

  尽管本轮市场反弹行情的强度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对于反弹本身,很多人都预料到了。当然,这主要还是基于技术分析方面的理由。4月中旬以来,大盘下跌了近15%,很多技术指标严重超卖,因此反弹要求明显。当然,实际情况是这几天来股市的反弹强度远远超过了一般技术性反弹的水平,进入本周,虽然调整压力显现,但是股市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继续顽强地拉出阳线,以至不少投资者惊呼:大盘是否真的要反转了。

  其实,股市之所以突然出现比较强的上涨,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管理层传出了通胀可控、货币供应状况回归正常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对经济走向的预期。再加上央行在6月份提高准备金率之后,迄今没有提高利率,这也与其以往的调控节奏不同。还有,汇丰所公布的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1%,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思考。人们不能不联想到,现在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而通胀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也就使得调控有可能会放松。无疑,正是这种认识的出现,使得原本所进行的技术性反弹在力度上一下子被加大,从而拉出了近期少见的大阳线。

  但是,如果投资者冷静下来想想,恐怕又会觉得,以上这种调控会松动的观点并不是太站得住脚。的确,现在经济增长在放缓,但还是在9%这样的高位;通胀是会得到控制,但至少6月份还会继续创出新高。在这种背景下,调控会贸然松动吗?特别是目前的负利率高达2.25个百分点,这种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央行现在还必须进行收紧银根的操作,在货币政策上难以有什么放松。特别是,鉴于时下实体经济的现状,如果提高利率的话会有较大的阻力,而在回收流动性方面,数量工具更为有效。因此,尽管现在进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的空间更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央行恐怕还是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提高准备金率。因此,一个大概率现象是,到了7月份,随着一个更高的CPI数据出现,央行又得老调重弹,会再度升息与提高准备金率。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可以说调控已经进入到了后期,但是并没有结束。根据一致预期,在下半年,央行恐怕还会有1--2次的提高准备金率与升息操作。很明显,这样的调控力度对于抑制通胀是必要的,同时其对股市也会继续产生资金方面的挤出效应。所以,就股市而言,它也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政策底”。在调控还在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难道仅仅是凭着一种“可能松动”的想象,股市就会迎来一波大行情吗?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这次股市反弹,成交量也有相应的放大,个股普遍上涨,表明外围资金入市踊跃。不过,在盘中人们也不难发现,从当时的市场表现特征来看,介入资金似乎是以短线为主。另外,在连续几天的反弹中,也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热点,这使得大盘运行的主线显得不那么突出,也有碍于增量资金的认识。还有,参考股指期货的走势,尽管现在距离当月合约的交收其还很远,但是期指对股指的升水却很有限,在本周一甚至还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贴水交易。一般来说,如果有规模比较大的上涨行情出现,那么股指期货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升水状况,并且会维持较长的时间(去年10月份股市上涨时,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升水曾经连续多日保持在100点以上)。但是现在连10来点的升水都维持不住,这就难免让人对上涨行情的强度产生怀疑。本周一,股市涨幅收窄,两市日K线均留下较长的上影线,周二股指长时间弱势整理,只是到了尾盘才有所上行。这一方面表明市场做多力量仍在,并且对后市颇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内外还是有着较大的压力,上周后半周的强势格局正在退潮。

  其实,现在的投资者也都清楚,股市要真正走出大行情,需要有一个坚实的政策底作为支撑。换言之,现在还要等待再出现利空,以证明政策底的形成。而如果有新的紧缩政策出台,并且市场给予充分的消化,从而经受住了利空的洗礼,那么才会出现真正的有力度的上涨。所以,由于还缺乏利空的洗礼,对于现在的行情,恐怕还是先当作一次超跌反弹来看待吧,预期不应该太高。

  (作者:桂浩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6-29)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