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谨慎参与超跌反弹
 

  股市“八连跌”后,大盘会不会出现阶段性反弹?这是很多人所关注的。不管怎么说,跌多了要涨,涨多了要跌,这是股市运行的最基本规律。就在本周二的下午,久违的反弹终于出现了。

  这波反弹看上去来得有点突然,是在距离收市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展开的。不过实际上,在这之前,还是有不少蛛丝马迹可寻。譬如说,在本周一,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金额只有1200多亿元,已经萎缩得十分严重,而且量价关系是协调的,即股市下跌时明显缩量,这与前一段时间反弹缩量而下跌放量的局面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另外,上周末股市大盘的下跌动力已经比较有限了,但当时部分个股开始跳水,从而让本来已经有所收敛的跌势又重新扩大,并且给大盘的运行增添了更大的压力。不过,熟悉市场的投资者也都清楚,这种不计成本的抛盘的出现,往往与一些结构化理财产品面临平仓压力,但又遇到流动性不足的因素有关。在某种意义上,是表明股市的下跌已经到了后期,因为那些最后的“多头”缴械了。再有,自上周起,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消息就络绎不绝,到了本周,似乎也向人们发出了某种信号,提示有大资金试图在“抄底”。这些因素,如果只是单独出现,也许并不说明什么,最多也就是提示市场多空之间的较量有了微妙的变化。但是现在这些因素集中出现,其含义就大不相同了,表明做多因素开始集中显现,这样的话,股市出现反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时下的股市人气涣散,不可能因为小半天的反弹就马上凝聚起来。再说,这次反弹的绝对高度也不算太大。同时,分行业来看,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热点。从风格指数来看,各个系列指数的表现也是比较均衡的。上述特征表明,本周二所出现的实际上只是一种超跌反弹。应该说,大盘的基本面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同时股市政策也会继续保持稳定。指望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利好”来推动大盘走高,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的反弹行情只能是基于前期超跌作出的某种校正,特别是对一些被误杀的股票进行估值修复。

  鉴于前期跌幅比较大,因此反弹一经展开,是有条件持续一段时间的,不至于是“半日游”或者“一日游”。只是,当超跌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以后,行情能否再延续下去,还是值得思考的。在笔者看来,端午小长假前后的市场走势比较关键,因为按惯例,央行会选择在这样的时间段来推出新的调控措施。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就要认真审视市场对于调控政策的反应了。如果市场前期对此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预期,那么调控并不会对股市产生太大的冲击,随后继续反弹上行的概率就比较大;反之,则会就此结束反弹,再次探底。而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股市出现前面一种走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最大的理由就是前一段时间大盘跌得太多了,从股票的估值来看,已经是2005年以来的第三低(前两次分别是2005年的998点和2008年1680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意外重大利空的打压,或者没有恐慌情绪的作祟,行情出现反弹是早晚的事情。当然,客观而言,反弹在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还是出乎多数人的预料。这也表明,市场总是会走在大家的判断之前。

  久违的反弹终于来了,作为超跌反弹,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但是不宜预期太高。总体上,后市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各种不确定因素,构筑真正可靠的底部,从而为未来的行情打好基础。因此,面对反弹行情,投资者兴奋之余,还是应该保持谨慎。

  (作者:桂浩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6-01)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