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持续在200%之上的水平高位徘徊。虽然上周一度出现的“五朵金花”集体跃升,令风格转换的呼声应声而起,但上周末曝出的扩大准备金征收范围的消息,却直接掐断了大盘估值修复的苗头,也令期待已久的风格转换不得不中途夭折。在小盘股相对大盘股估值溢价率连续四周徘徊于200%高位的当下,这一估值溢价“天花板”是将被撬开,还是将继续发挥效力呢?
大小盘估值溢价 连续四周超200%
7月以来,在小盘次新股持续遭暴炒的背景下,申万小盘指数相对大盘指数估值溢价率一路走高;8月以来更是持续位于200%以上的高位徘徊。
需要指出的是,8月份在整体市场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小盘股内部已然出现了分化,统计显示,上证综指本月大跌5%,创业板却累计上涨2.29%,而同样代表小盘股的中小板综指月内却下跌2.08%。不过,小盘股的分化,并未影响大小盘估值溢价的继续走高。截至本月30日,申万小盘指数的最新市盈率为35.46倍,申万大盘指数的市盈率为11.65倍,小盘指数相对大盘指数估值溢价也一路攀高至204.38%。
事实上,该估值溢价水平除了8月份连续四周多在200%之上的水平高位徘徊外,在今年3月份及去年底也曾阶段性地突破这一“天花板”。大小盘估值溢价率在今年2月底突破200%的水平后,便连续五周在200%以上的高位徘徊,而后便踏上了向下回归之旅。而去年底这一溢价水平突破200%的高位后仅持续了两周时间便一路向下。
“天花板”是否 存在被撬开的可能
单从大小盘估值溢价这一指标的未来走势来看,存在着三种可能:向上突破“天花板”、持平及向下回归。我们主要讨论估值溢价“天花板”会否被打开以及估值溢价率向下回归的可能性。
直观来看,大小盘估值溢价向上突破“天花板”,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其一是小盘股继续活跃,大盘股“趴着不动”,其二是大盘股大跌,小盘股微跌。第一种情形的实现,需要资金面“给力”,至少不能呈现极度紧张的局面。在央行扩大存准率征收范围的背景下,未来一个季度资金面可能都会维持较为紧张的状态,“缺钱”对股市将持续构成压制,在此背景下,小盘股的行情或许很难全面铺开。至于第二种情形,在代表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最新市盈率降至12.01倍的背景下,大盘蓝筹股继续大幅杀跌的动能已极小。本月以来,外围股市不时大跌,A股却表现顽强抗跌,这不能不说是蓝筹股的估值底起着支撑性的作用。据统计,当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不仅低于2319点及1664点分别为14.02及12.39倍的水平,也一举跌破了2005年的绝对历史底部998点时12.25倍的估值水平。
而大小盘估值溢价率向下回归,也有两种路径来实现:其一是大盘股震荡微跌,小盘股大跌;其二是小盘股持平或微跌,大盘股大涨。目前来看,偏紧的资金面几乎不支持大盘股的持续上升。相对而言,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是:大盘股底部震荡,小盘股大幅向下回归。当下,估值底对大盘蓝筹股的支撑作用肯定会显现,从周二创业板率先“变脸”回调及此次大小盘估值溢价超过200%所持续的时间周期来看,小盘股估值向下回归的要求也在日趋增强。不过,在央行扩大存准率征收范围进而收紧资金面以及通胀压力仍难出现实质性缓解的背景下,趋势性的上升行情缺乏诞生的土壤,也许未来资金仍会零星选择在一些优质小盘股之间“折腾”,只是小盘股前段时间的火爆局面很难再全面重现了。
(作者:魏静)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