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2800点附近维持了两周的震荡格局,被本周一的一根大阴线打破,本轮反弹上行至60日线和前期密集成交区后,阻力开始明显加大。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虽有回落但态势依然良好,这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有所改观,但较高的物价数据使得市场对调控尾声的时点尚不能确定。我们认为,市场底部的明确仍需要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明朗化的支撑,当前市场正处于反弹过后的震荡期,重拾升势需要物价压力的进一步下行和经济的进一步好转信号支撑。
物价暂处高位 回落仍需等待
从CPI的分项指标看,猪肉价格在食品类别中的比重占到9.26%,在CPI中的比重为3%左右,对于6月份物价数据的冲高,猪肉价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出厂价格持续上涨,到今年6月份第4周,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达到每公斤18.9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5.5%。全国22个省市猪肉的平均价格6月下旬达到每公斤28.01元,已超过2008年3月份的水平。
从周数据来看,上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其中,水产品、鸡蛋、食糖、粮食、白条鸡、食用油、肉类价格小幅上涨,蔬菜、水果价格下降。上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主要生产资料中,有色金属、矿产品、钢材、橡胶、化工产品、能源价格上涨,农资价格持平,轻工原料、建材价格小幅下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已连续三周小幅走高,当前物价的新涨因素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从下半年情况看,在目前的高位基础上,考虑到养猪成本的显著上行,下半年猪肉价格仍将继续保持在高位,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也相对有限。一方面,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基期数据的不断抬高将影响价格同比上涨的幅度。另一方面,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正逐步增加,全国生猪存栏量从今年3月份开始环比持续增加,5月末生猪存栏量4.53亿头,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在1--4月份环比持续下滑之后,5月份也开始环比增加。随着后期供给的逐步加大,猪肉价格的涨势有望得到稳定。
综合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平均水平,我们预计,CPI同比涨幅在6月份达到6.4%的新高以后,不会出现快速回落,7--9月份虽然超过6月份的可能性不大,但仍将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10月份开始CPI涨幅有望高位趋缓,但涨幅水平仍将不低于3%。全年CPI平均涨幅预计在5%左右,超过4%的全年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
紧缩近尾声 但三季度仍有空间
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和较为稳健的经济增长,三季度政策放松的概率大大降低,预计仍会维持目前的政策基调。加息和提高存准率在三季度都仍有再度出手的可能。短期看,货币政策不会放松,市场资金面将继续目前偏紧的局面。上周五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下半年政策调控的主基调和大方向仍将保持。
而从中长期看,持续的货币紧缩调控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效果观察期,巩固成效、择机微调将是下半年政策调控的主要特点。从下半年情况看,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在物价形势整体可控的背景下,基于巩固调控成效的考虑,政策调控的力度虽然尚不会看到放松的可能,但也无大幅度进一步趋紧的必要。国内经济下行以及欧美经济走弱的背景也加大了进一步宏观调控的风险。进口和就业数据的持续下行显示国内经济正在降温,需求减少。而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低迷、能源和食品价格攀升使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这些都加大了继续调控的风险,经济增长在政策制定中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业绩有所改观 关注高景气行业
在经济增速降幅趋缓的背景下,企业盈利增速开始有所改观。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105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较前五个月提升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这与工业增加值数据中的反弹回升表现一致。
从上市公司情况看,随着三季度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趋缓,市场有望进一步回调上市公司业绩预期。在投资布局上,从行业业绩角度分析,对于三季度而言,我们认为受下游需求拉动的旅游、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行业和供需有望继续向好的建筑建材以及部分化工子行业依然值得持续关注。
(作者:李晶 王佩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