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并未延续此前的高歌猛进走势,尽管23点的下跌并不妨碍沪深两市的红二月格局,但在反弹行至“深水区”时,大盘的调整多少令投资者对3月份的A股心生忐忑。整体来看,沪深两市连续两月上涨,但反弹势头出现了一定的放缓迹象,近几个交易日大盘纠结的走势更是给后市平添了新的变数,而2月份蓝筹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格局在3月份或难再持续。
红二月“科技”唱主角
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2月份无疑是收获的季节。在大盘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个股百花齐放。不过仔细分析,2月份的反弹仍然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根据统计,在申万23个一级行业指数中,2月份累计涨幅居前的是电子、轻工制造、家用电器、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房地产行业,分别累计上涨了14.86%、13.96%、13.85%、13.63%、12.86%和12.28%。
TMT行业成为了2月份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一方面,TMT行业具有一定的早周期行业特征,其行业景气度的底部往往先于宏观经济底,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到了TMT行业在2012年上半年见底回升;另一方面,美国科技股持续上升,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同样刺激了国内TMT行业的表现。
除TMT行业之外,房地产行业产业链同样在2月份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主要源于近期二、三线城市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以及国内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开。不过,对地产板块而言,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近日上海外地户籍居民购房松绑的消息被否认,而上海更是重申严格执行住房限售政策,目前来看,地产调控政策虽已隐现底部,但拐点一说并不现实。
相对于上述板块的强势,作为A股中权重占比最大的金融板块则显得低调得多。整个2月份,申万金融服务指数仅累计上涨了4.25%,在所有行业中涨幅“垫底”,大幅跑输其他行业。不过,也正是因为以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稳住大盘,个股才有了“百花齐放”的舞台。从申万风格指数2月的表现来看,活跃指数、高市盈率指数、新股指数和小盘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88%、13.66%、13.54%和13.25%;而低市盈率指数、大盘指数和低市净率指数则显著落后,分别上涨了5.86%、6.27%和6.4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创业板指数与中小板指数分别累计上涨了13.36%和12.00%,显著领先于上证综指5.93%的涨幅,而管理层近期多次表态蓝筹股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市场对小盘股和题材股的炒作显然与管理层的这一表态相违背,加之部分小盘股累计涨幅巨大,对投资者而言,小盘股的炒作风险已经越来越大。因此,3月份小盘股继续大幅跑赢大盘股的概率相对较小,市场存在风格转换的可能。
三月行情存波折
周三,在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之后,沪深两市终于出现调整。沪综指当日下跌23.37点,收报2428.49点,跌破5日均线,短期市场或将延续调整走势。
从近期沪深两市的表现来看,大盘调整的压力在不断累积,而上涨的动能则不断减弱,多空力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周三的市场表现来看,沪深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空方借上海叫停外地户籍人口购房的消息打压大盘。不过盘中仍然不乏热点,有色金属板块延续了近两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部分具备高送转题材的个股也占据了涨幅榜前列的位置。有分析人士据此指出,目前的盘面情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空头不死心,多头不放弃”,大盘处于一个较为纠结的阶段,有些类似于2350点附近时多空双方的争夺。不过,短期而言,前期持续逼空的大盘确实存在休整的需求,但调整空间或较为有限。
根据统计,2000年至今,除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外,上证综指均实现上涨,上涨概率近七成,当然这其中不乏季节性因素以及“两会”政策利好的因素。因此,仅从概率的角度而言,A股继“红二月”之后,3月仍很有可能继续收红,不过周三A股2月份的不完美收官,确实给3月份A股的走势平添了一分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