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物价或继续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3%,涨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创下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具体来看,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双双回落,共同导致了当月CPI涨幅放缓,其中前者贡献约为25%,后者为75%。

  环比来看,5月CPI下降0.3%,八大类产品环比价格呈现“四涨三降一平”的局面。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8%,前期上涨较快的蔬菜价格降幅为6.9%。而非食品价格方面,前期普遍上涨的局面也得到一定改观,交通通信、娱乐教育类等价格均出现环比回落。

  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5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其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下降。食品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约为30%,在CPI中的比重也达到30%左右,预计三季度CPI涨幅将回落到3%以下。

  对于CPI后续走势,当前仍有不少有利因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今年夏粮预计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对于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物价、改善民生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翘尾因素对于CPI的影响将继续收窄。自6月起,翘尾因素将迎来全年回落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受上述因素影响,如果不发生严重的新涨价因素,未来一段时间CPI涨幅仍有下行空间。

  北京国际领先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品价格仍有回落空间,预计CPI涨幅将于7月前后见底,届时涨幅将降至2.4%左右。

  PPI方面,5月份同比下降1.4%,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成为PPI负增长的主因,当月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5%,原料工业价格下降1.1%,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6%。董先安认为,企业去库存化目前正接近尾声,6月份PPI同比降幅可能略微收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生产价格下降幅度加深反映出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加深,这是庞大生产能力相对于民众有限消费能力导致的过剩。加大投资只会使该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应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6-11)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