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而经济企稳好转仍需时间验证。在此情况下,分析人士预计调控基调将继续侧重于“稳增长”,避免经济增速出现超预期下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稳增长”措施应坚持两大原则:第一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第二是要有改善民生的实质性举措。政府投资只要符合这两个原则就不会有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均严重供给不足,要在这些方面深化改革,拓展出新的投资领域,同时应更多地针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信贷规模;三是着力促进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四是稳定外贸出口。在这些政策的调节下,中国经济在年内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5月物价涨幅的回落,为改革及政策微调加大了空间。预计未来5个月CPI同比涨幅将维持在2.6%左右,全年涨幅为3%。这为宏观政策微调尤其是利率、资源价格等改革创造了难得机遇。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CPI将继续呈现出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更应避免经济滑坡风险。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支持投资的政策出台,但出台类似2008年的需求刺激政策可能性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