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尽管面临外围股市普跌、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揭开面纱等不利因素,但沪深两市仍然顽强上涨,周期板块的崛起对大盘的上涨功不可没。有分析认为,在消费股前期累积涨幅过大的背景下,周期股能否从消费股中接过反弹的接力棒,将是决定后市反弹能否延续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近期持续的沪弱深强格局也存在些许隐忧,如果未来银行股拖累沪指下行,不排除近期表现较好的深成指有向沪综指靠拢的可能。
外患内忧压身反弹如履薄冰
周四的沪深两市令A股投资者长吁了一口气,如果按照以往A股相对外围股市“跟跌不跟涨”的规律,A股投资者本应度过极为难熬的一天,但沪深两市的顽强收红,似乎在暗示着来自市场内部做多的力量正在积聚。特别是在今日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出炉的情况下,周四市场的反弹更显得难能可贵。
截至周四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184.84点,上涨9.45点,涨幅为0.46%;深证成指收报9749.91点,上涨164.64点,涨幅为1.72%。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综指分别收报734.32点和5209.64点,分别上涨2.09%和1.45%。沪深两市分别成交796.3亿元和780.1亿元,量能较周四显著放大。
尽管周四尾市沪深两市涨幅有所收窄,但与外围股市表现相比,仍然值得称道。周四,亚太股市呈现普跌格局,其中,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03%,台湾加权指数下跌1.75%,日经指数与韩国综指分别下跌1.48%和2.24%,新加坡海峡指数相对抗跌,也下跌了0.32%。欧洲主要股市亦纷纷低开。分析人士指出,周四外围股市表现疲弱,主要是因为日前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市场普遍期待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近期可能不会推出。在此背景下,A股能够在逆境中展显“独行侠”本色确实难能可贵。但如果外围股市的这种弱势格局延续,A股意欲独善其身恐怕就很困难了。
当然,相较于外围市场对A股带来的影响,来自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将对A股形成更为显著的压力。今日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出炉,有悲观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将接近或低于7.5%的年度目标,其中二季度国内经济同比增速甚至有可能低于7%,果真如此,将创下9个季度以来的新低水平。显然,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已经成为掣肘A股走势的最核心因素。一旦二季度GDP增速破“7”,那么A股投资者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情绪将会加重,而恐慌性情绪一旦弥漫,其对A股市场的冲击可想而知。
显然,较为现实的“外患”与“内忧”将成为今日A股走势的试金石,倘若A股能够扛过外压,同时在盘中通过震荡消化掉不佳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压力,那么一轮颇具规模的反弹或许即将展开。
两悬念决定反弹生命线
除去上述来自外部与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外,还有两个重要悬念将影响本轮反弹的延续性。其一是周期股能否从消费股手中接过上涨的接力棒,成为大盘反弹的新旗手;其二是银行股会否拖累沪综指表现,进而诱发近期表现较好的深成指向沪综指“回归”。
首先,从周四大盘表现来看,继周三的“蠢蠢欲动”之后,周四周期股延续了这一反弹的趋势,此前表现持续低迷的煤炭板块成为领涨先锋,有色金属也初露锋芒,“煤飞色舞”格局似又重现。具体来看,在周四的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房地产、农林牧渔和有色金属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了5.21%、2.42%、2.40%和2.02%。显然,在近期政策“稳增长”信号频出且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能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已经有部分资金开始布局此前超跌的周期板块,博弈未来可能的保增长政策的出台。客观来讲,在当前市场增量资金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前期以医药、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累积涨幅较大,部分资金有调仓换股的需要,而周期板块的超跌为资金换仓提供了机会。如果资金能够不断涌入周期板块,那么本轮反弹具有较大把握持续下去。
其次,近期沪深两市呈现出一定的分化格局,沪弱深强现象显著,沪综指最低跌至2152点,距前低2132点仅20点之遥,而深成指目前在9588点,距彼时的低点8486点仍有较大空间,且在沪综指近期盘中不断创出阶段新低的背景下,深成指却在震荡上行。从微观层面来看,沪综指与深成指的背离实际上是银行股与非银行股的背离。央行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且第二次为非对称降息,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银行股的盈利前景相对较为悲观,加之经济的下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有增多的潜在风险,因此,银行股静态估值的低企并不能成为促使其股价反弹的理由。不得不考虑的是,银行股在沪综指权重中占比较大,一旦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不看好而抛售银行股,则沪综指瞬间跌破2132点并非没有可能。此外,指数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同步性,深成指与沪综指的背离必将以一种方式回归。在最悲观的假设下,深成指可能会追随沪综指的脚步被动向下回归,这意味着今年来表现较好的地产、券商等周期板块与消费板块可能面临补跌的局面;反之,则沪综指有望向上回归,而前期超跌的银行、水泥、煤炭等权重周期板块有望迎来一波超跌反弹行情。
总体而言,如果上述两大悬念能够向着较为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么本轮反弹的生命线有望得到延长,而这些悬念极有可能随着今日经济数据的公布而逐步揭晓。在此之前,静观其变或是投资者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