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鼓励民企参与,疏通资本进入渠道

 

  随着相关政策逐步明朗,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两会代表委员们指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面临不少障碍,建议鼓励民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疏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并适时推进机制改革。

  产业环境不断优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再次得到强调。

  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如中央财政安排了20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取得新突破,《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出台。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优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已有68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获得总计188.91亿元银行贷款支持。2011年全年,全国共有10家文化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129.33亿元。截至2011年底,在A股公开上市的文化企业已达50余家,涉及领域包括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发行等。

  促进资本流入

  尽管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多方支持,但委员代表们认为,为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金融、机制等诸多方面做出进一步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家的财政资金和政策多偏向于国企,但民营企业具有创新性强和机制优势,应积极推进民企进军文化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认为,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文化与资本难以对接的瓶颈问题。如文化资源丰富,但市场化程度低;文化要素的专业化程度高,流通属性差,难以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本;文化产业融资难,文化企业除了走IPO通道外,暂无更好的直接融资渠道。

  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在确保规范的前提下,促进资本流入文化市场。“标准化是文化产业借力金融资本的重要途径。需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谨慎试点,稳步探索,在国家统一监管下建设多层次的文化产品融资市场。”他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指出,进一步推动文化机制改革;文化单位不仅要“事改企”,还应在改企后成为真正的好企业。文化产业是知识性、智力型产业,人的因素很重要,因此建议采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方式,发挥文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机制上推动改革。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3-13)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