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聪明钱”休整,市场暂入“犹豫期”

 

  “情人节”的市场舞出一曲“华尔兹”,ST股大步向前,大盘股则碎步后退。2月14日,两市共25只ST股票被拉上涨停板,其中不少是在龙年涨幅惊人的大牛股。相比之下,大盘股却显出一丝疲态,金融股、周期股等前期强势板块当日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对于两个板块的表现差异,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小级别的“大小切换”,其背后的意义可能是,投资低价大盘蓝筹股的“聪明钱”暂时休整,而存量资金试图继续用ST板块吸引人气。但是ST股表现难以持续,缺乏增量资金支持的市场短期内极有可能迎来调整。

  ST股还能热多久

  25只股票涨停,ST板块成为2月14日的市场明星,但该板块更是2012年的大明星,因为自年初以来,ST股的表现就十分抢眼,不少股票剧烈反弹,甚至翻番。

  例如*ST盛润,截至2月14日,该股已连续走出9个涨停板,从1月6日最低的6.75元算起,到2月14日收盘,累计涨幅已达105%,而ST黑化、ST阿继等股票的同期涨幅也达到60%以上,远远超越大盘同期表现。

  不过对于ST股的大涨,市场人士认为,游资炒作是主要原因。“ST股在2011年下半年大多被打了对折,技术上有了反弹需求,同时‘借壳’预期发生变化,游资炒作热情被激发。”上海三升投资总经理赵袭表示,此前监管层一度叫停“借壳”上市,使得ST股价值大打折扣,随后又传闻政策有松动可能,尤其是几只重组预期明确的ST股大涨彻底带动板块上涨。

  虽然ST股近期实现较高收益,也激发了一些市场人气,但受其基本面限制,ST股的热炒很难走得更远。

  “‘壳资源’绝没有那么珍贵,”上海一家券商资管部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借壳”的谨慎态度很难得到改变,即使可以通过借壳ST股实现上市,其难度也不亚于IPO上市,同时目前新股发行速度较快,通过借壳上市的必要性也大大降低。如果“壳”的资源不再那么宝贵,那么业绩差、估值贵的ST股未来继续上涨的空间就会变得相对狭窄。

  在上述资管人士看来,ST股更像是资金没有方向时的选择。“没东西炒了,就找ST股,”这位人士认为,在两种情况中,ST股会被爆炒。第一是所有的板块都被炒了一遍,只剩下ST股的重组概念;第二是市场短期出现空当,拿ST股出来吸引人气。

  而在赵袭看来,反弹进行了近两个月之后,市场又回到ST炒作中,显示出一丝无奈。“本轮行情应该是价值重估行情,大盘蓝筹股的价值被重新认同,小盘股等前期被爆炒的高估值股票则逐渐调整,而ST股的估值也应回归理性,”赵袭认为,ST股大涨但大盘蓝筹股却出现调整,说明价值重估过程并不顺利,短期内风险增大。

  蹲下才能跳得更高

  对于大盘股的式微和ST股的强势,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陈海峰认为,这是一次小级别的“大小切换”。

  “ST炒作仍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和消耗,而大盘股的走势更依靠增量资金的支持。”陈海峰认为,自2011年11月以来,不少聪明资金开始逐渐流入大盘蓝筹股,从而带动大盘企稳反弹,推动本轮反弹行情。“在小盘股还在继续杀跌时,大盘股就率先步入中级反弹。”陈海峰认为,经过近两个月的上涨,这部分聪明资金可能会暂时获利调整,带动大盘股横盘整理。

  事实上,虽然股指近期维持较高位置震荡,但依然有不少资金正在离场。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华夏大盘基金的股票仓位降低8.15个百分点,几乎是华夏大盘去年以来的最低点,华夏策略同样减仓,上周股票仓位下降3.78个百分点,两只基金都由王亚伟管理。数据显示,在王亚伟带领下,华夏基金上周整体调低仓位,此外,南方、博时、嘉实等基金公司均在同期减仓,面对未来市场走势,基金大佬们用仓位变化做出了选择:谨慎。

  不少基金公司认为,虽然从去年以来,经济和政策层面所释放出的信号给予市场一定支撑,但A股走势还需观察资金面宽松程度以及政策扶持力度,而近期资金面、政策面并没有出现大幅度放松,流动性状况仍然较为紧张。

  在陈海峰看来,每轮行情都在恐惧中走出底部,犹犹豫豫实现波段上涨,在疯狂中结束,而现在可以看成是行情中的“犹豫期”。“政策有放松趋势却没有实际动作,经济会见底但仍然下调,信心不会更坏但不会立刻回升。”陈海峰认为,利空因素交杂中,市场肯定会出现种种波折,而场外资金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进来。

  “从长期来看,短期内出现大幅调整,可能会使未来行情走得更高。”陈海峰认为,如果继续下跌,大盘蓝筹股的下调空间有限,受伤的更多是估值依然偏高的中小板、创业板,或者是纯炒作的ST概念,而估值的进一步合理会让场外资金更愿意进场抄底。“市场就在一次次博弈中上涨。”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2-15)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