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沪深融资余额迅猛增长,带动融资融券余额突破400亿元大关,再度创出历史新高。截至2月29日,沪深融资融券余额快速攀升至407.94亿元,较1月末环比增长49.99亿元。其中,整个2月份沪深融资余额累计增长47.78亿元,显示其在融资融券余额突破400亿元的过程中居功至伟。
二月融资余额劲增47.78亿元
自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以来,尽管各月融资余额净增加规模随着大盘震荡而波动,但总体来看,投资者的交投热情基本保持上升势头,促使融资余额总体运行在上升轨道之中。
不过,自从去年9月以来,各月融资余额净增加规模的波动幅度陡然增大。其中,2011年9月和10月沪深融资余额一改前期持续增长的趋势,转而出现净减少,月度净减少额分别为6.59亿元和3.20亿元。
正当投资者对于融资余额月度净减少的担忧升级之时,转机又意外出现。2011年11月和12月沪深融资余额分别净增加41.13亿元和3.68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的担忧情绪。
如果将以上4个月融资余额的变化当作故事来看待,其情节已经足够离奇和曲折。但是,这远非故事的全部。进入2012年以来,多空双方角逐趋于白热化,最终导致融资出现史上罕见的剧烈变动。
2012年1月,沪深融资余额净减少25.66亿元,单月减少规模一举创出历史新高,促使融资交易市场的空方趾高气扬地凌驾于多方之上。但富有戏剧性的是,彼一时此一时,此后市场天平迅速向多方倾斜,多方旋即翻身做主人。2月份沪深融资余额净增加47.78亿元,一举创出单月净增加额的历史新高,当此之时,多方破涕为笑并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而空方则陷入了黯然神伤的被动境地。多空地位转换之快,让很多投资者都有目不暇接之感。
资金涌向沪市主板股票
尽管2月份沪深融资余额强劲增长47.78亿元,但资金在不同类型股票间的分布却很不平均。
统计显示,2月份沪市主板股票融资余额累计净增加43.86亿元,占同期沪深融资余额增长规模的比重高达91.80%,显示增量资金特别青睐沪市主板股票。与其形成对照的是,当月深市股票融资余额仅增长3.70亿元,与沪市主板股票相比,增长规模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就沪市主板股票来看,同方股份、中国联通与海螺水泥2月融资余额分别净增长2.60亿元、2.60亿元和2.05亿元,是同期融资余额增加最多的沪市股票。不过,也并非所有沪市股票都获得资金青睐,中信证券、山东黄金与中国神华2月份的融资余额就出现了减少,累计减少额分别高达1.46亿元、1.12亿元和1.03亿元。
就深市股票而言,则是另一番光景。其中,中色股份、莱宝高科与湖北宜化2月份的融资余额分别净增长1.05亿元、0.96亿元和0.93亿元,成为同期融资吸“金”最多的深市股票。不幸的是,五粮液、万科A与冀中能源等深市股票2月份的融资余额则分别累计净减少1.69亿元、1.61亿元和1.59亿元,显示资金对于不同股票的偏好正出现剧烈分化。
研究人士指出,2月份融资资金纷纷涌向沪市主板股票,可能是出于对深市股票估值相对高企的担忧,在此局面下,具备相对估值优势的沪市股票自然更受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