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之路,跌宕起伏。新年伊始,多头军团发力,沪综指从新低2132点一跃而起,突围2200点,兵临2300点。空军亦不甘示弱,顽强抵抗,几度在2300点关口击退多头大军。市场展开拉锯战。政策因素是本轮反弹的发端,但对资金面状况的担忧却左右着A股反弹步伐,市场期盼下调存准率予以纾解。有分析人士认为,在适度预调微调的基调下,央行未来更倾向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实现货币政策微调。
资金忧虑触动A股“神经”
在政策暖风吹拂之下,市场上周迎来久违的长阳。然而,在突破2200点后,沪指在2200点至2300点之间反反复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的犹豫情绪主要来自基本面下滑、流动性偏紧、外围变数等方面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2011年第四季度单季GDP同比增长8.9%。物价水平方面,2011年年初政府确定的物价调控目标是4%左右,全年CPI上涨5.4%,其中,11月份和12月份快速回落到调控目标区间。
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市场普遍预期。这说明此前业内讨论的硬着陆和软着陆问题得到明确答案,2012年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经济可能触底回升。而市场对于基本面下滑的担忧也一扫而光,经济数据公布当天沪综指即大涨92点。
但是,资金面却一直是市场前行的一块“心病”。尽管此前公布的2011年12月份货币增速及信贷数据均好于预期,而且央行在12月份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于近期启动逆回购和停发央票,给市场注入一定流动性,但是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依然飙涨,表明节前资金依然紧缺。事实上,近期A股的盘面表现也反映了市场这一预期。在本轮反弹中,受资金推动影响较大的周期类股票大幅波动,煤炭、有色金属、建材等板块往往轮番暴涨一两日后明显回调,呈现起伏不定的特征。
此外,货币当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11年12月国内外汇占款骤降上千亿,一度引起市场恐慌情绪弥漫,热钱流出的担忧加剧。雪上加霜的是,标普下调了法国等欧元区9个国家信用评级,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预期使得市场信心涣散。
下调存准率影响几何
本轮反弹中,政策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多项经济数据集中出台后,资金面担忧困扰着市场,A股上行步履艰难。而此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一再落空,更是让市场刚刚聚集的人气开始消退。
“市场可能对资金面状况过度担忧了。”招商证券谢亚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从他观察的数据来看,1月份的市场资金状况显著好于去年年底,而央行迟迟没有下调存准率也从侧面说明资金面仍在合理范围内。在谢亚轩看来,春节前后市场可能面临短期资金紧张状况。尽管目前通胀水平有所改善,但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央行未来仍更倾向于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调节货币供给量。
事实上,不少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下调存准率对于股市的影响更多停留在心理层面。根据201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供应量85.16万亿元计算,即便央行再次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释放资金也仅约4000亿元。况且,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将流入实体经济,部分甚至回流至银行存款账户中,直接流入股市的资金量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对于A股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政策微调的指导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一旦央行再次下调存准率,可能意味着高企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下调通道,市场资金面将渐趋宽松,能够起到聚拢市场人气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