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收益率落差致RQFII发行虎头蛇尾

 

  用“虎头蛇尾”来形容首批RQFII产品发行的境况,再贴切不过。启航之初,各家基金公司视其为基金公司迈向国际化的重要踏板,营销策划部门则绞尽脑汁在媒体宣传上争相斗艳,期盼产品热卖激发境外投资客的投资热情。

  然而,现实远比梦想残酷。尽管RQFII产品的出炉吊高了境外投资者的胃口,以债券投资为主的产品设计却未能打动他们的心。除了寥寥几家RQFII产品完成发售外,其余均惨淡收场,这也使得基金业推动RQFII的热情有所降温。

  认同度远低于预期

  RQFII产品的发行结果,显然大大出乎基金公司的预料。“境内基金业已经陷入了存量恶性竞争的怪圈,但是海外投资者那块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虽然首单规模不大,却为公司拓展客户打开了新方向。”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表示,“没想到的是,海外投资者对首单产品认同度并不太高,让我们精心准备的后续宣传计划落空。”

  据中国证券报了解,发售的RQFII产品绝大部分未能达到获批的额度上限,一些不惜延长发行时间仍未能实现销售目标。某基金公司营销部员工表示,由于发行结果实在糟糕,他们向香港子公司了解状况时一度被其婉拒,投资者冷淡程度可见一斑。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RQFII的运营由香港子公司负责,其宣传口径也基本由子公司来拟定。从目前沟通的情况来看,香港子公司已暂时搁置了RQFII的宣传,希望低调处理RQFII产品的成立和投资情况。

  投资A股的产品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RQFII产品的投资对象是炙手可热的内地市场,但如果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那会很快淹没在大量同质化的产品之中。从整个香港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产品发行市场化程度很高,投资理念也较为成熟,RQFII产品遇冷也并不奇怪。

  根据此前基金公司摸底,海外投资者对RQFII的关注度和投资欲望都较高,首批RQFII产品遭到冷遇在于产品设计与海外投资者预期偏差较大。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首批RQFII产品以债券投资为主,尽管控制了投资风险,但同样也令其预期收益率平淡无奇,海外投资者有大量的替代产品可以选择,没有必要配置RQFII产品。

  该投资总监指出,RQFII产品对海外投资者最大的诱惑力,在于可以绕开QFII进军A股市场,内地基金公司在这方面显然更为专业。因此,如果能迅速推出投资A股市场的RQFII产品,会激发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和热衷配置新兴市场的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3-22)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