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别在底部“寻底”

 

  在沪综指半年线、深成指万点区域,“跌时心中无底、涨时顿生狐疑”成为不少投资者心态的写照。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对支撑股市的重要变量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政策积极、经济有底、通胀下行、资金宽松。既然所有事情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那么市场不时出现的过度担忧或许只是弱市思维的惯性延续。

  就宏观环境而言,市场分歧看上去已很小。低于预期的4月经济数据特别是出口数据表明,经济探底过程并未结束,而且5、6月的需求情况仍难言乐观。当然,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几乎没有。一是在资产负债表基本修复后,美国经济复苏逐渐步入正轨,欧债危机虽然阴雨不断,但破坏性已逐步降低。从近期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后黄金与美元的相反走势可以看出,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明显降低。二是国内经济在度过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信托的还款压力后,短期内也看不到显著的系统性风险。

  探底而非“硬着陆”意味着经济有底,况且逆周期的政策也开始增多。近期,多项行业扶持政策接踵而至,针对股市的利好政策也层出不穷。虽然受制于房价和物价的调控压力,当前的逆周期政策与2009年绝不会在同一级别上,但在经济系统性风险有限的情况下,适度的政策刺激有望很大程度上对冲经济增长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通胀虽然是个长期问题,但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油价回落、经济下行等技术性或基本面因素影响下,通胀在未来3个月似乎难以成为主要矛盾,而流动性短期充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从3月SHIBOR的持续回落以及债市的重新走强中可见一斑。

  既然对上述重要变量取得共识,投资者为什么还会对股市走向产生分歧呢?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不同投资者对于当前市场的支撑力量存在不同看法。有相当数量的观点认为,当前支撑股市的主要力量在于资金对经济复苏以及积极政策的盲目乐观预期,而一旦这些预期在现实面前被不断证伪,那么支撑也就荡然无存。

  当然不能说上述观点没有依据,但如果对于一个整体市盈率只有13倍、蓝筹股市盈率只有10倍甚至7倍的股市,如果要说其中包含了过多的乐观预期,无论如何都是不贴切的。

  也许恰恰相反,当前估值可能反而是市场的最大支撑力量。从相对吸引力的角度看,资金利率是决定股市估值的终极变量。今年以来,带有趋势指向性的3个月SHIBOR持续走低,资金利率的持续下行会从预期收益率角度支撑股市估值中枢。考虑到当前市场对可预期内的经济减速的充分反映,则估值的主动提升动力要远大于业绩引发的估值被动提升。

  展望未来的资金环境,一方面,在通胀压力阶段性缓解的背景下,央行面临相对宽松的操作环境;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将进一步导致银行间货币宽松。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后,可以预期宏观流动性正在从去年的“钱紧”逐步向“钱多”过渡。诚如此,资金利率具备保持低位甚至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虽然面临种种客观压力,短期走势也仍可能反复无常,但基于对估值底已出现的判断,A股市场特别是在指数层面,下跌空间或许十分有限。谨慎没错,但在底部继续“寻底”并不适宜。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5-23)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