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地方融资平台的“重磅消息”,尽管隔夜美股也恰巧在此时掉转船头大跌,但基于估值底的支撑,2700点的整数关口没有在周四被一剑击穿,短期内围绕2700点的“守卫战”仍会反复。而在泥沙俱下之后,来自指数的波动会远小于个股。因此,淡化指数,精选个股可能是当下最宜选取的策略。
短期指数或“原地踏步”
内外因素的夹击,共同导演了周四的大跌行情,上证综指再次回到前两日反弹前的水平,盘中2700点一度失守,尾市略有回抽,最终险守住2700点关口。
从内因来看,来自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的消息,成为周四大跌的导火索。申万金融服务指数成为跌幅最大的指数,下跌2.95%;银行股普遍出现3%左右的跌幅。不过,尾市银行股收窄跌幅。从这个角度而言,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的传闻,短期对大盘构成的仅是事件性的冲击;在具体细节尚未确定之前,大盘因此持续大跌的概率较小。
从外因来看,外围市场的普遍大跌,对A股的弱反弹行情形成冲击。隔夜美股大跌,并带动亚太区股市周四普遍下行,日本、韩国股市周四跌幅均在1%以上,恒生指数跌幅也达1.58%。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美股对美国PMI及就业数据的反应,也存在过度之嫌。一旦接下来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则美股又将“翻身”向上。从这个角度而言,外因的波动不可能持续带动A股大跌。
当然,尽管短期A股再度大幅向下的空间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指数就能转头向上。5月中下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且“干旱”的蔓延导致农产品价格重拾升势。在此背景下,5月CPI再创新高的预期持续增强,这将不可避免地对A股形成压制。与此同时,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在端午节小长假前后再次祭出加息利器,因而来自政策紧缩方面的压力,也将对A股形成较大制约。综合来看,在经历短期利空的集中宣泄之后,大盘或暂时归于平静,短期或将围绕2700点来回整固,以等待新的因素出现。
“真金”将逐步发光
近两周,A股曾出现多次断崖式的下跌,期间个股几乎都未逃脱泥沙俱下的命运。然而,在急跌之后,个股的活跃度正逐步提升。稀土概念股的反复走强,干旱概念导致的沾“水”概念逞强,均出现在A股这轮下跌期间。
分析人士指出,在2700点附近,来自“估值底”的支撑较为强劲,无论是上证综指、沪深300等主要指数,还是各行业指数,其估值水平大多都已经接近历史底部。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与2319点的估值水平已基本相当。而在“估值底”为市场提供安全边际之时,个股的活跃度也随之悄然升温。
具体而言,当前的弱势行情,可围绕以下几条主线去精选个股。其一,从估值的角度去挖掘估值具备相对优势的品种,如钢铁股等,毕竟目前市场出现的破净个股均集中于钢铁板块,这些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个股,可能会随时展开反弹;其二,在指数表现不温不火之时,具备题材的热点板块仍可适当关注,如受益价格持续暴涨的稀土概念股,受益干旱概念的水利建设股等;其三,在此轮下跌行情中,消费板块成为重灾区,后市应存在一定的反弹空间,可适当关注。
(作者:魏静)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