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年前的几个“大家伙”均瘦身上市,且年后的新股炒作潮令市场暂时淡忘了扩容压力,但在调整局面已定的背景下,扩容压力很有可能成为继续压制市场的因素。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49只新股发行上市,仅3月份至今的20个交易日就有26只新股首发。数据显示,1月份沪深两市IPO募集27.466亿元,为近几年来的月度最低募集资金额;2月份募集151.006亿元,3月份募集166.069亿元;今年以来新股IPO共募集资金344.541亿元。具体而言,在49只年内发行的新股中,7只在沪交所上市,25只在创业板上市,17只在中小板上市。今年以来,沪市主板IPO共募集了107.80亿元,创业板IPO募集了130.12亿元,中小板首发新股募集了106.62亿元。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大盘股抽水压力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反而是创业板与中小板新股的发行持续不断地给二级市场制造压力。
除去IPO募集资金外,沪深两市今年的再融资额依然持续在高位。据wind统计,1月份共增发166.518亿元,2月份为121.972亿元,3月份增加到423.547亿元,远高于IPO募集资金额。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423.547亿元的增发额仅次于2011年12月份的596.466亿元、7月份的521.732亿元以及4月份的429.675亿元。
虽然小盘股上市的接踵而至,令市场“不痛不痒”,但周三年内最大IPO中信重工拟发行的消息,则将这一担忧大幅放大。短期而言,来自于扩容方面的压力,将继续主导市场情绪,短线不可不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