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证指数在8月跌破2132点的“钻石底”,市场重心逐步下降至2100点下方,2000点整数关口也“岌岌可危”。不过,在一片悲观声中,一些积极的市场信号也相继出现,这或许意味着市场的阶段性底部渐行渐近。
信号一:部分股票的横向估值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过去很长时间,中国经济的高增速使得中国股票的估值显著高于欧美、日韩、香港等发达市场。不过经历了长达3年的持续调整,目前A股市场中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国际化”。最直观的对比是A+H股公司,目前78只AH股中A股股价和H股股价价差在正负20%以内的有28只,占比约36%,而这其中有相当多是大型权重股。目前恒生AH溢价指数为108.62点,处在历史较低水平。
信号二:强势股大范围补跌。从A股市场的历史运行规律来看,每每在一轮指数调整的末期,都会出现强势股补跌的情况。本轮大盘调整的前3/4时间里,市场中先后出现过一些较为抗跌的板块及个股,5、6两月医药板块整体走出强势行情,累计涨幅超越大盘约18个百分点;7月餐饮旅游板块较为抗跌,跑赢沪综指3.84个百分点。同期,市场中还出现了资金追捧成长股的情况,创业板指数在5-7月累计跑赢沪综指15.35个百分点。不过到了8月尤其是进入8月下旬,上述强势板块都出现了大幅下挫,创业板指数在上周四的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
信号三:大小非净减持额同比环比双双大幅下降。从历史统计看,产业资本的动向对于指数的走势有较为明显的指示意义,上证指数历史上的重要底部几乎都伴随着产业资本的大量增持。从8月的数据看,尽管没有出现净增持的情况,但净减持额仅为8.18亿元,相比去年8月的68.69亿元下降了88%,环比今年7月的40.21亿元下降79%。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的净减持额为7.5亿元,之后指数出现了幅度大约为15%的反弹。8月净减持额再次跌破10亿元,意味着产业资本在当前点位上的态度相对乐观。
信号四:8月24日后融资市场多次出现单日净偿还的情况。单日融资净偿还的频繁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极度悲观,从2011年二季度(融资融券正式推出的1年时)到现在,融资净偿还高峰的出现无一例外地预示着指数阶段反弹即将来临。而从具体的数字看,净偿还金额越大,未来反弹的力度也就越大。统计显示,8月24日-30日的5个交易日中,融资净偿还现象几度出现,5日累计净偿还额为3.96亿元。
信号五:沪市成交金额创44个月新低,技术面现强支撑。上周五,沪市创下了2008年12月26日以来的单日最低成交额,仅有353亿元。深圳市场成交较沪市活跃,但单日416亿元的成交额也是最近半年的最低水平。月线4连阴和“地量”同时出现,可能意味着“地价”也将到来。同时,从技术上来看,今年2月底和5月初形成的M头,其颈线位置在2250点,按照经典技术分析理论,当指数突破颈线向下运行的距离与M头的第二顶部到颈线的距离相等时,为重要技术支撑位,经计算该位置在2030点附近,也就是说指数已初步完成了理论跌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