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周期板块整体上在7月份表现不佳,但上周周期股暗流涌动,钢铁、有色金属、交运设备等板块都曾一度领涨市场,且部分行业板块前期的持续下跌也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中报业绩的利空。同时,消费股由于年内表现较好,或面临着一定的“补跌”风险。因此,8月份不排除周期板块与消费板块出现短暂的强弱互换。
有分析指出,两方面因素或致周期板块在8月份走出颓势。一方面,根据均值回归理论,消费股对周期股的估值溢价不太可能无限度扩大,当两者的估值溢价足够大时,资金会倾向于流入估值洼地;另一方面,近期CRB指数有所企稳,由此引发了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预期,同时叠加货币、财政政策持续放松的累积效应,投资者对周期股业绩预期或将产生一定的积极转变。
不过,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的背景下,过往的“投资依赖症”正在改善,而扩大内需以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传统工业中的部分周期性行业,其盈利能力很难再回到巅峰时期,投资者应接受其业绩长期从高位回落的现实。而考虑到我国国民财富的长期积累,未来消费领域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当然这需要管理层在提高社会福利以及控制房价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对于消费行业来讲,长期的结构性牛市格局或已奠定。因此,在存量资金有限的背景下,8月份周期与消费的强弱互换,反而可能为目前股价高高在上的消费股带来较好的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