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重组+扩张助推上市公司招兵买马

 

  透过逾千份年报,2011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不仅稳中求进,产业规模也大幅提升。可比的989家上市公司吸纳的员工人数随之增加至600余万名,同比增幅为7.72%。

  其中,100家公司员工人数同比增幅超过了50%。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在2011年大肆招兵买马,主要是由于资产重组,以及产业发展向好带动规模扩张。

  员工翻倍多因重组

  原简称为欣网视讯的大有能源(600403),其2010年年报显示,全公司员工仅44名,如果剔除管理和后勤人员,真正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共计25名。然而,通过向义马煤业集团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大有能源成功转型为煤炭采选业。2011年年报显示,大有能源员工人数为3.63万名,同比增幅高达823倍。

  实际上,在已披露年报的可比公司中,约100家公司2011年员工人数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与大有能源类似,这些公司员工“膨胀”多数是由于重组。

  “我们公司在2010年12月末实施了定向增发,收购了大股东资产,不过并没有并入当年的报表,今年的员工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重组。”重庆百货(600729)证券部工作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重庆百货2011年员工人数达到了2.05万人,较2010年的8934名增加了129.58%。据公司表示,目前零售业的景气度较高,重庆百货基本上包含超市、百货等多种业态经营,在2011年新开了多家门店,这也是员工增加的原因之一。

  此外,全球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需求持续增加,这使得上市公司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不断升高。统计显示,在员工人数翻番的公司中,除了大有能源外,还包括了恒逸石化、永泰能源、通宝能源等。恒逸石化原名“ST光华”,2011年6月8日,ST光华资产重组完毕,主营业务变成生产和销售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纤维和化纤加弹丝等相关产品。2010年,永泰能源定向增发成功转型为能源公司,并通过一系列收购迅速扩大产能。

  景气产业忙“扩招”

  在A股公司中,赚钱最多的当属银行业,从业人数也随之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的员工增多与营收规模呈现出稳定的正比关系。

  海螺水泥2011年员工人数增多了近万名,位居已公布年报的可比上市公司第六位。海螺水泥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基于规模扩张的需要,该公司实施了多项并购,并且新设立了多家分公司,海螺水泥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了大量新员工。数据显示,海螺水泥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0.99%,净利润增幅为87.80%,员工人数的增加主要由于产能和销售增加。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2-03-30)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