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上涨多日以后,进入本周沪深股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走势。
其实回头来看,本周股市出现调整是很自然的,因为导致大盘上行遇阻下跌的理由太多了。譬如说刚公布的2月非生产领域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提示出一直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内生性动力的消费活动在减弱。还有,全国两会前夕,一些代表委员热议养老金入市问题,一些人对此表示出了担忧与不安。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对2012年的重要经济指标控制目标,譬如GDP增幅为7.5%,CPI涨幅为4%,还有财政赤字将下降到1.5%等。无疑,所有这些安排都体现出了稳健的原则,也反映出经济增长将逐步告别“高增长-低通胀”的模式,进入到一个新的、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如果说人们曾经寄希望于股市在两会精神的感召下突破上行,那么现在由于更多地了解到了经济运行的现状,对于某些过于乐观且不切实际的预期是要作出修正了,于是,正处上涨态势的股市,也就不得不面临强制性的调整。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的下跌,就是这种调整的结果。
大盘在向上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强制调整,这种事情并不奇怪。重要的是,需要判断出这种强制调整是否会在根本上改变行情方向,从而终结此轮上涨。而在笔者看来,出现这种走势的可能性并不大。事实上直到现在,沪深股市的上涨还是很有限的,就高度来说还没有能够收复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失地。所以就行情的性质来说,还是属于超跌反弹。只是就反弹的力度来说,表现出了一种向中级行情演绎的格局。而这样的行情,完全是可以被经济减速的预期所包容的。看看海外市场,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速现在平均不过2%左右,但是它们的股市呢?所以,以经济减速为理由来看淡现在的股市是不恰当的。所以,当人们对于2012年的经济活动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后,那些规划中的控制目标就不会对当前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制约。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现在有关股市的政策正在作出某些调整,其核心是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切实回报投资者,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并吸引长线资金入市,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说,股市正面临收获制度红利的机会。因此,如今投资股市,投资者所能够享受到的应该不止是企业本身的价值,还包括市场改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目前,沪深股市日线已经收出两连阴,技术形态并不乐观。但是,相对于一波已经延续了两个月上涨的行情来说,这样的调整是很自然的,而且就盘中不时出现的反弹以及量价关系的变化来说,还可以算是一种强势整理。作为强制调整,一般时间不会太长;而强势整理的幅度应该也不会太大。正常情况下,大盘应该在20天线上方得到支撑,并且经过一段较为充分的整理后,还将再续升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