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于对管理层唱多蓝筹的一种回应,还是单纯看蓝筹起舞的客观条件及基础,当前谈蓝筹价值投资都正合时宜。区别于以往的是,如今的蓝筹股早已不仅仅是“大象”的代名词,一些成长性较好的大盘股也悄然披上蓝筹的外衣,这就是所谓的“浅蓝团”。而经历了前两年“吃药喝酒”的疯狂,市场已初步领略了大消费的蓝筹魅力;事实上,目前整个大消费领域早已悄然坐拥了上百只市值过百亿的蓝筹成员。
业绩稳定
大消费有进驻“蓝筹团”基础
众所周知,蓝筹股除了需要一定的市值撑场外,其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以及对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虽然,时至今日谈及蓝筹股,多数人第一反应便是两桶油及众银行股,但幸运的是,“泛蓝筹”概念正在逐步兴起,尤其是在进可攻退可守的大消费领域。
为什么说大消费领域更盛行泛蓝筹概念呢?无可否认,首要原因就是消费股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以及对抗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曾几何时,消费几乎都是防御的代名词,于是只有在弱势下行的格局中,消费才会受宠。然而,时过境迁,消费早已摆脱单纯防御的面孔,转而变身为“进可攻退可守”的代名词。相信多数投资者都依然对2010年“吃药喝酒”的行情记忆犹新,也就是从那时起,消费股才逐步显现出一定的进攻性。
那么,现在来看,消费还会否有进攻的底气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回到消费显示出进攻性的大环境上。自四万亿大手笔投资之后,国内经济快速触底回升,但由此也带来了诸多的泡沫,于是2010年起货币政策便逐步开始趋紧,投资增速也从高位持续回落。进入2012年,在中央定调7.5%的GDP增长目标后,管理层调结构的决心尽数彰显,在此情形下,再去期待投资层面能有过快的增速,显然不切实际。投资跟不上,出口又下滑,三驾马车中唯一能对稳增长产生一定贡献的,便是消费。至少目前来看,消费增速依然延续着稳定增长的势头,接下来不排除管理层还会出台一些措施来促消费。因此,就当前的宏观环境来看,只有消费能够一定程度地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这也就决定了部分优质消费股有保持业绩稳定的能力,因而,从这个阵营升级出一些“蓝筹军”也实属正常。
天时地利
百只消费股或唱“蓝筹歌”
既然消费股得天独厚的稳定成长性赋予其变身蓝筹的基础,那么当下从这些大消费阵营中挑选出具备实力的“浅蓝”成员,就较合时宜。
统计显示,在两市2000多只股票中,有103只消费股总市值(最新)超过100亿元。除了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及五粮液这三只千亿大蓝筹外,多数消费股总市值都在500亿元以下。从所属行业来看,这103只消费股中,医药生物类个股有24只,如云南白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及东阿阿胶等;其次是食品饮料类个股,多达18只,如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及泸州老窖等。诸如苏宁电器、永辉超市等商业贸易类个股也有13只。而近期跟随“苹果热”而爆炒的科技类个股也占比较大,信息服务类个股多达18只,如中国联通、凤凰传媒等。
分析人士指出,即便抛开管理层认可蓝筹维稳市场的角度,单就当前市场轮动的格局来看,短期大消费也有可能接过轮动接力棒。一方面,大消费领域中除了科技股及酒类个股外,其余消费股均表现较为落后,存在一定的补涨需求;另一方面,尽管市场众星捧月一般期盼蓝筹起舞,但就目前的环境而言,有色、煤炭等蓝筹股持续上涨并不具备基本面的支持,且近期的领头军地产后期也缺乏持续上涨的底气,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传统蓝筹缺席“轮动秀”,那么唱主角的便可能是消费板块。这其中,餐饮旅游、医药生物及商业贸易板块轮动的需求相对更为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