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在大宗商品市场向来具有“风向标”的重要作用,油价的连续拉升,也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持续活跃。一项覆盖20多种主要商品类别的价格指数最近也升至近十个月高点。根据彭博的数据,覆盖24种原材料商品的标普高盛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上周触及自去年5月5日以来的新高。
除了地缘政治方面的突发因素,经济基本面数据的好转也成多头发动行情的依据。比如,最近美国公布的每周失业救济金申领人数降至四年低点,1月份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环比上升0.2%,而最新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美国制造业连续31个月扩张。
来自另一个原材料消费大国——中国的数据也鼓舞了大宗商品人气。中国最新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并站稳50的荣衰分界线。
从各类资产的表现看,大宗商品近期无疑是最大的明星。在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下,大宗商品的投资收益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全线超越股市、债市和美元。而背后的推动因素包括西方对伊 朗实施石油禁运以及美中经济数据利好等。
2月份,伦敦布伦特原油上涨11%,创出一年来最大月涨幅。欧盟在1月23日宣布,为报复伊 朗发展核计划,将从7月份开始对伊 朗石油实施禁运。伊 朗从2月 20日开始停止向英国和法国出售石油。
标普高盛商品总收益指数2月份累计上涨了6.5%,延续了1月份上涨2.2%的强势。相比之下,跟踪全球股市的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2月份上涨4.8%。根据美银美林的指数,各种类型的债券2月份平均变动不大。美元指数2月份则下滑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