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铝产量连创新高或重塑全球铝市场
 

  北京时间2月13日下午消息,铝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去年,中国铝产量同比大增14%创下历史新高2830万吨,对外出口量也正在激增。随着中国企业将目标瞄向海外,这一新趋势正在重塑全球铝市场的形态。

  过去一年中,随着供应量激增,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铝价跌至每吨2081美元,累计下跌8%,而同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铝价却上涨了4%。不过,将中国境内生产的铝出口似乎不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做法,因为政府为了尽可能地将铝留在国内,对每吨外销铝都征收15%的出口税。

  分析师们透露,实际操作里中国冶炼厂正想方设法避开这笔税负,其手段就是将出口的铝伪装成所谓的“半成品”。纯铝通常被用来铸造钢锭,但铝这种金属相对比较容易被熔炼成其他形态的产品,例如门框、轮毂等等。这些半成品出口之后可以再次熔化,重塑成目的国家需要的形态。

  中国生产商从铝半成品增值税退税13%中受益。如果将铝买家在LME购买铝时支付的溢价考虑在内,中国铝产品相对于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力更高。Wood Mackenzie首席铝分析师帕特尔表示,铝半成品出口一直大幅增长,其中一部分只是伪装成半成品的原铝。

  不过,目前分析师很难统计中国铝出口中半成品所占的比例,但花旗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铝和铝制品出口总量为48.8万吨,较去年1月份出口量增加136%。帕特尔称,越来越多的中国铝生产商建设可以将铝制成半成品的加工设施,意味着今年中国铝出口可能维持高位。

  去年,一方面铝价大涨,另一方面四大工业省份提供的电力补贴也促使冶炼厂加大铝生产。不过铝供应大增之际,中国国内的铝需求却没有同步增加,主要因中国房地产疲软导致市场对基础设施建设金属的需求增速放缓。这促使中国炼厂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加大海外销售。中国出口大潮让更多的铝涌入亚洲市场,压低了确保在当地交易所即时交付的交易所溢价。

  金属、采矿和化肥行业分析机构CRU Group的分析师佩奇表示,作为亚洲市场基准的日本3个月期铝溢价约为每吨425美元,欧洲溢价为每吨470美元,美国溢价为每吨522美元。新加坡和韩国的铝溢价更低,分别为每吨310美元和375美元。

  花旗集团驻香港的分析师什帕科夫斯基称,中国铝产量肯定会对除中国以外亚洲市场产生影响。亚洲地区其他产铝国,例如过去主要对亚洲出口的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一直向其他地区转移部分出口。

  亚洲地区的最大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的精炼铝出口已经较过去几年有所减少,因为在炼厂关闭之后该国产量减少。澳大利亚政府称,该行业仍面临中国产能过剩、需求增长放缓带来的阻力。

  澳大利亚政府首席经济学家在最近一份报告中称,如果价格走高,那么中国大量的闲置产能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因此就会抑制价格的反弹。中国出口应该会帮助填补美国等国产量的不足,而且一旦中国需求增速进一步下降,那么中国产量长期增长导致的供应过剩局面可能持续多年。

  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在研报中指出,中国率出口量大增不仅会给溢价带来严峻下行压力,而且会使库存堆积到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消化完的水平。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世华财讯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