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天然气交易模式创新有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销售分公司11日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将在4月18日进行液化天然气(LNG)船货保供预售专场交易。

  这一创新性措施旨在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交易模式,创新冬季保供方式,更好地发挥市场化交易的作用。

  届时,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销售分公司将为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下游用户提供1到2船LNG用于交易。用户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交后可以选择在今年7月或11月到中海油浙江宁波LNG接收站自行提取LNG,从交易到提货的时间差较目前的1个月左右显著拉长。

  据了解,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随后还将就此发布进一步消息,公布交易细则以及参与本次交易的用户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等。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冬季供气紧张,很多都是临时协调。今年为提前确定真实需求,做好保供准备,中海油尝试通过交易中心把部分窗口期的船货进行锁定,也为下游锁定资源做好准备。如果还是完全依赖以前的政府协调、企业报数,即使签了协议,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进行交易合同锁定,对双方的约束力都比较强,也更市场化。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本次推出的LNG预售交易是天然气调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新推进,有利于撬动、引领整个市场的价格机制的深化。这也是LNG接收站对第三方公平开放的前期探索。如果进展顺利,可以探索把这些船货的窗口期对外提供,由第三方利用接收站来进口LNG,希望尽快探索夏季淡季的市场化机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LNG预售是一种比较好的创新,要更好地起到价格发现功能和保障冬季供应,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交易量。为了保障履约,交易中买卖双方都应该有“硬约束”,这样也有利于做大交易量。

  LNG作为天然气的一种形态,在交通能源、分布式能源、工业燃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而因其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交收方式更加灵活,在我国天然气消费季节调峰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7年,中国LNG进口量达到3789万吨,增幅达到48.4%,跃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当年,中国LNG槽车批发总量达到2025万吨,较2016年的1360万吨增长665万吨,增幅49%,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国内LNG市场普遍采用随行就市的定价方式,因天然气价格季节性波动幅度较大,给合同履约、上下游用户关系、终端市场发展等带来一定影响。

  在近两年推行的大规模煤改气过程中,部分供应商为了抢占市场,与客户签订了固定价格或与管道气价格挂钩的合同,去年冬季LNG价格的暴涨,导致不少中间商严重亏损,不惜违约,给双方造成损失。

  天然气作为较清洁的替代能源,市场发展尚不稳定,一旦丧失经济性,其应用市场将陷入停滞甚至出现逆替代现象。例如,2017年,天然气重卡销量增长达到800%,但由于冬季气源紧张时的零售价格最高达到12元/公斤,与柴油相比严重丧失经济性。

  即将开展的LNG预售有助于在华东区域在即将到来的用电旺季以及冬季传统用气高峰期保障市场供应,下游客户提前锁定用量和价格,上游资源供应方可以及时发现市场供需变化,提前组织国际货源采购,进而稳定市场供应,形成价格标杆。

  对下游用户来说,通过预售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自身的采购诉求,价格信号的提前释放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和调峰留下充足的时间。

  2017年7月起,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LNG竞价交易,行业客户积极参与,交易活跃。通过交易机制变化形成价格,不仅提前反映了供需紧张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游企业积极探索合同模式、商务模式的创新。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4-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