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经济蓝皮书预测:2018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7%
 

  2017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8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8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7%,比上年略微减少0.1个百分点。

  经济蓝皮书指出,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自2012年进入拐点以来逐年下滑,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维持在低位运行;而资本存量增速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而下滑。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短期内很难得到显著改变,这意味着2018年我国GDP潜在增长率依然会在适当区间内出现小幅下滑。

  从需求侧角度来看,虽然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向好,外需不断增加,但美国的“缩表加息”配合其“降税减负”的产业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促使资本和制造业不断回流,从而使得新兴经济体外部融资条件收紧、投资使用成本上升、消费机会成本上升,甚至可能引发局部地区资产泡沫破裂,进而造成银行坏账增加、居民财富缩水等潜在金融风险;而且随着美国制造业的不断复苏和扩张,其外部需求将不断减小,并形成新的国际市场供给,加剧国际市场竞争。另外,由于2017年较高的基数因素,2018年我国外需增速将有所回落。

  但另一方面,2018年经济增长也存在许多积极因素:新一轮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新模式、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推进将稳定和激发我国的外部需求;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调查失业率保持在2013年以来的最低位,这对社会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将起到关键作用;社会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者预期稳定,消费新业态高速发展,消费质量不断提升;虽然2018年翘尾因素将成为推动CPI上升的重要力量,而上游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但是目前供给充足,成本传导较为缓慢,且国际原油供需将趋于平衡,原油价格基本稳定,对国内的输入作用有限,从而使得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依然保持平稳。

  经济蓝皮书认为,2017-2018年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7-12-2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