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更多“接地气”的政策接连走出李克强总理的政策“工具箱”。
4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其中,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并将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投资比例从10%提高到20%;直接股权投资延伸到优质的民营企业。同时,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限由5%提高到10%,允许基金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一级市场直接投资同业存单。
有分析认为,社保基金扩大投资范围会形成多赢局面。一方面,无论是参与债市还是股市,都能激发资本市场的活力,相关市场也有望获得更多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活跃了,才能更好地成为实体企业融资的平台,承受更多的IPO、定向增发和企业债等。
债市利空因素仍未解除
“全国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是对《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中第16条的具体落实。去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规模约1.5万亿元,按20%上限计算,可投资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规模上限为3000亿元。”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
与此同时,此次会议还允许基金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一级市场直接投资同业存单,并按照银行存款管理。有分析认为,同业存单存在的意义之一,本来就是为了缓解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压力。社保资金体量很大,投资同业存单后,可能会导致资金供给超过需求,进一步引导利率下行。
即将入市的大量社保资金也让4月2日债市暖意融融。当日债券市场指数大幅上涨,其中不包含利息再投资的中债综合指数(净价)101.3471,上涨0.1856%。具体来看,利率产品收益率继续大幅下行,国债收益率下行约4BP至5BP,国开债交投活跃,部分期限品种大幅下行后有所回调,日终曲线下行达8BP至12BP。今日资金利率整体下行,其中1W期限品种下行11.9BP至3.635%,2W期限品种则下行14.3BP至4.1060%。
在业内看来,引入社保基金接盘地方债,可以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压力。“二季度是地方债务到期的高峰,在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吃紧,低息长期债务置换高息短期债务有利于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民生证券分析称。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项新政对于地方债来说是杯水车薪,甚至可能给本就处于大幅调整中的债市施加压力。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认为,社保基金参与地方债的资金规模不一定很大,其购买地方债或最终导致市场抛售国债,给国债利率带来较大上行压力。预计2015年社保基金规模将增至1.7万亿元至1.8万亿元,即使按照投资上限的20%全部购买地方债,能够消化掉的规模也仅为约3500亿元,对已知的地方债供给杯水车薪。
业内预计,今年地方债5000亿元的新增规模将给债市带来压力。地方债可能于4月开始发行,供给压力巨大,这对于债市来说是绕不开的利空因素。目前并未看到有大幅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来消化如此庞大规模的利率债的迹象。
“从情绪上来说,中国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有助于缓和近期对于利率债过于担忧的市场情绪,交易盘会带动利率在小波段内出现一定下行行情。但从趋势上来看,供给压力还未真正得到释放,利率仍将处在上行通道中。”屈庆进一步分析称。
流动性适度利于股市表现
虽然此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提高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但业内普遍认为,新增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保持市场整体流动性,进而有利于股市表现。“我认为起码在短时间内不必考虑流动性缺乏的问题,这将显著利好大盘。”光大证券投资顾问李竺松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3月24日曾表示,近年来,部分投资产品的实际配置比例与其战略配置比例偏离度较大,为此,社保基金已经在研究适当调整一些投资产品的比例区间。有接近社保基金的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去年社保基金的确调整了资产配置,比如在一段时间内小幅降低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转增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品种。
据截至4月1日已披露年报的数据显示,社保基金持有348只股票股份,其中222只股票属于增持或去年四季度新进,另外社保基金对95只股票进行了减持。从社保基金持股市值最大及去年四季度增持最多的股票来看,社保基金倾向于银行、房地产、运输行业中的大蓝筹,对于目前市场涨幅较大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社保基金也有所涉猎,如省广股份、苏宁云商等。
“从目前的数据看,社保基金的增持符合国家政策转型方向以及市场热点,比如互联网概念、房地产松绑、体育改革、国际油价下降等领域,都是A股市场的热点,社保基金都有所参与。”有分析人士表示。
此外,社保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限将由5%提高到10%,这将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参与力度,明显利好信托和基建类上市公司,对于基建类上市公司利好尤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