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称,中国迎来个人护理、快速食品等多企业涨价潮,而日本地震恐进一步提升中国通胀压力,油价飙升迟早将影响中国,3月中国CPI通胀率恐达5.5%。
美银美林3月29日撰文称,中国当地媒体报道称,联合利华(Unilever)、宝洁(P&G)、立白(Liby)和纳爱斯(Nice)四家领先个人护理用品制造商从4月起将提高商品价格5%至15%不等。这四家制造商在中国肥皂、洗发水和润肤露等产品市场共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最大的食品和饮料生产商之一康师傅(Tingyi)也宣布,计划于4月将其方便面价格提高0.5元人民币,这是自2010年11月以来该公司第三次上调商品价格。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发改委3月7日宣布,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罗红霉素片剂、阿莫西林注射剂等药品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1,285种剂型规格。此次调价平均降价率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人民币。
美银美林认为,这堪称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合集。中国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所以,预期整体通胀率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大幅下跌不免过于乐观。通胀再添两个新驱动力。
(1)日本地震可能会使中国通胀形势恶化。
核辐射造成了消费者恐慌囤积诸如食盐和其他日常必需品等消费品。而日本国内生产受到灾难影响,因此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更多大宗消费品。
(2)不断飙升的油价迟早会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是通过玉米影响猪肉价格,因玉米被用于生产乙醇)影响中国。
另一方面,某些其他商品(例如药物)价格可能会下跌,而制成品的较高库存限制了企业部门提高成品价格的能力。
美银美林认为,中国3月份CPI通胀率可能会高达5.5%。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