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指数增强基金:我是中间派
 

  心理学是大家都听说过的一门学科,可原本并不存在这门学科,它是生理学与社会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经常的,当本来看上去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学科相遇后,它们产生的跨界学科会绽放出异彩,比如量子力学、生态学等等。

  同样的,在基金投资领域里,主动管理型和被动管理型基金非但井水不犯河水,而且针锋相对。主动管理型的认为市场不是有效的,所以一定要人为主动选择;被动管理型的认为猴子选股都不比人差,还是跟踪指数更好。

  但即便如此,这一对非此即彼的投资思路依然产生了一类 “中间派”的产品:指数增强基金。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同时含有两类投资思路的基金类型。名称中的“指数”就是它必然会跟踪某一特定指数;而“增强”是指它含有人为的主动型的管理。

  指数增强基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资产管理领域快速发展,到牛市最高峰的2007年,其全球规模达到创纪录的4320亿美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跟踪指数本身让这类基金获得了上升市里的巨大收益,而同时经过有效技术手段增强的部分,又让投资者获得了超越指数的收益,因此毋庸置疑的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

  当然,这种增强的技术不会让基金大幅超越指数本身的表现,否则基金持有成分股必须有很大的漂移,但那就不是跟踪指数,也带有相当的风险。通过模拟研究发现,如果设定超越指数收益太高,结果反而会不确定且偏离较远。所以一般正常而有效地增强技术只设定超过指数个位数幅度的百分比。即便如此,一年下来,能比较确定的“送给”指数投资者若干个百分点收成,已经相当令人雀跃了。

  积小胜为大胜!基于这样的思路,美国的养老机构纷纷大量持有指数增强基金,而基金管理公司则在市场需求的催生下拼命研发指数增强产品,并快速膨胀,2007年全球前25大指数增强基金管理人的总资产的78.19%为此类产品。

  一般来讲,普通投资者期盼的是绝对回报而不是仅仅超越指数。那么,在当前这个正在不断夯实底部,在低位投资指数的良机越发明显的时期,关注指数增强产品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 2011-10-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