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全民收藏,但古物真品就那么多,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各种造假便层出不穷。懂得收藏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古玩市场鱼龙混杂,假货太多,一不留神,就会买到经过处理的玉石。然而,在315晚会曝光的翡翠造价依然让人感到惊讶。
广东的四会、揭阳、平州,是翡翠交易最集中的地方。翡翠又称作缅甸硬玉,A、B货是业内的俗称,A货就是未经过任何后期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B货、C 货是指质量很差的玉石,经过人工填充、漂白、上色,加工而成的翡翠。加工翡翠B货、C货,是先将劣质石料放在强腐蚀性化学试剂里煮,去除各种杂质、杂色,俗称煮料。之后充色,工厂主表示,他们是有分工的,充色会有另外的人来做。在位于广州郊区的这家加工厂,一个车间里堆放着一只颜料桶,里面装有半桶绿色的液体颜料。翡翠的颜色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厂主说他们所用的颜料都非常接近自然翡翠的颜色,要用高压打进煮开的石头里,随后立刻进行注胶。在另外一个车间里,并排安放着几台真空高压注胶机,注胶就是把透明的环氧树脂注入到经过强酸、强碱去除杂质的石料缝隙中,提高透明度。也就是水色、水头。工厂主说给石料充色,注胶只需要几天时间,他们刚做完一批,地上堆满的就是已经充完色,注好胶的翡翠石料。几道工序下来,原本很差的低档原料改头换面,成了足以乱真的上好翡翠,身价倍增,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些加工厂使用的甚至根本不是玉石原料,这些染绿色的白色石头,就是用普通的白石刚加工好的。作坊老板介绍,用普通石头做翡翠,工序基本一样,只是上色环节略有不同,这个烤箱一样的设备是用来上色的。
除了造假玉石,在销售上,一些商家把石英岩玉挂件标为“翡翠挂件”、染色处理石英岩玉手镯标为“翡翠B级手镯”,以假充真;把漂白充填、染色过的翡翠手镯标为“翡翠手镯”等等。从整个产销体系看,仿古产业化已经比较明显。其实,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种赝品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洗钱、骗贷、走私等等。
由于收藏行业专业性极强,抱着捡漏心态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最好慎重。如果是处于消费目的,珠宝玉石饰品的鉴定专业性较强,一般消费者很难识别。消费者可凭购物票据和有效身份证件到当地检测中心送检样品,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可向当地质监部门投诉,要求商家更换退货,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