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两市在国家发改委批复多个保障房建设项目等利多消息的影响下,再度演绎12月5日、12月14日的爆发式上涨行情。市场担忧的“久盘必跌”的行情并有没出现,股民迎来了“圣诞红包”。笔者预计,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明年,股市螺旋式的上涨成为近期的主要特征。
从板块上看,房地产板块以超过4%的涨幅领涨两市,旅游酒店、券商、农业、银行等板块紧随其后,涨幅均超过3%。两市成交量经过多天的小幅萎缩之后,再度突破2000亿元,市场人气高涨。股指的V形反转形态刺激着市场的做多神经。那么,这种上涨势头基础是否稳固,涨势能否延续呢?
经济触底预期加强
2012年一至三季度,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比较复杂严峻,国内GDP呈现逐级回落的态势。四季度以来,部分经济先行指标显示触底迹象,GDP增速有望止跌回稳。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再度走高,并创下14个月最高水准。该数据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逐步扩张。国内发电量数据同步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预计四季度GDP数据可能呈现小幅回暖的态势,年初政府制定的全年增长7.5%的目标将顺利完成。中国社科院预测2013年国内GDP增幅将接近8.5%,给了市场更为乐观的预期。
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改革开放之后,投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但无论产业、基建、住房投资都还有很大的空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政治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将保障投资增速维持较好水平,而这一概念或将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国内经济构成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这一主导地位将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计划。未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将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可以预见,未来居民收入将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这将为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提供坚实基础。另外一方面,中央政治局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这不仅能创造房地产投资需求以及工业制造需求,同时也将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出口增长需观察
虽然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将近4年时间,但危机仍深深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继美国爆发次债危机之后,欧盟也发生了主权债务危机。世界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洲五国的主权债务等级。在这些国家纷纷缩减财政预算之后,我国对欧洲出口额急剧下降。今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再起,国人纷纷抵制日货,对日贸易也受到极大影响。从2012年来看,出口这块未能给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正能量。2013年中国出口形势能否得到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能否顺利摆脱债务危机影响以及日本经济能否顺利复苏。
综上所述,虽然2013年中国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整体向好。这将为未来股指的继续走强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技术面层面看,近期沪深两市的上涨也点燃了市场压抑已久的做多热情,市场成交量亦出现明显好转。财富效应的出现将使市场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