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皮海洲:缩股或成为创业板公司逃避退市的利器

 

  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出台并付诸实施,对于那些有退市之忧的公司来说自然会增加一定的压力。即便这种压力不是表现在现在,但在未来也会得到体现。根据深交所的介绍,这次发布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大大地丰富了创业板退市标准体系。在暂停上市情形的规定中,将原“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改为“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新增“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一年年末净资产为负”的情形;在终止上市情形的规定中,新增“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本所三次公开谴责”、“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和“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年末净资产为负”。

  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创业板退市制度有意让一些绩差公司退出创业板的舞台,但就一些具体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不愿意束手就擒的,它们会为争取继续留在创业板而努力。为此,它们将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以便逃过退市的劫难。这其中,“缩股”无疑将会成为不少创业板公司逃避退市的利器之一。

  在目前的中国股市里,投资者看到更多的是“扩股”,如每年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就是上市公司的“扩股”过程。而与“扩股”反向操作的就是“缩股”,这在A股市场里比较罕见。目前A股仅存的案例之一是2005年股改时,吉林敖东的全体非流通股股东以其持有的非流通股份按照1:0.6074的缩股比例进行缩股,从而获得所持股份的流通权,缩股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转换为流通股,按照有关政策的规定进行流通。吉林敖东也因此成为A股市场首家通过缩股方案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不过,“缩股”在国外并不少见,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每当公司股价出现低迷时,总有一些公司会进行“缩股”或“并股”。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花旗银行实施过十股合一股的“缩股”,而美国国际(AIG)更是进行了一次二十合一的并股。

  而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实施,也许在一两年之后,在退市压力逼近创业板公司的时候,“缩股”也将会在创业板公司里流行开来。因为在“净资产为负”时,或“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时,创业板公司面临着退市的威胁,那么,为了做厚每股净资产,也为了做高公司股价,“缩股”自然就成了创业板公司在账务上逃避退市的重要选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缩股”题材,又将在市场里大行其道。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和讯网 2012-06-25)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