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故事  
 

五分钱

  每次迎来新员工,魏行长总要讲起“5分钱”的故事……
  那是在20多年前的一天,刚工作不久的我正在储蓄所当班。一位农村大姐来到柜台前,要支取100元定期存款。
  当时还是手工记帐,我计算后付给她利息9.61元。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事后监督发来的差错通知单:少付利息5分钱。
  按规定,这5分钱必须送还储户。储蓄所同志费尽周折,终于弄清了那位大姐的住址:一个离县城十几里且还不通车的村庄。要送钱,只能靠步行。
  “5分钱,仅仅5分钱,值得专门去一趟吗?”我有些犹豫。储蓄所主任是位老银行了,他严肃地对我说:“银行讲究的是‘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对储户,哪怕是一分钱也不能含糊,我陪你去!”
  当天下班后,老主任带着我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爬坡越岭,四处打听,终于在天黑时找到了那位大姐的家。老主任敲开门,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将5分钱郑重地递到她手中。大姐先是吃惊,继而感动地说:“5分钱也就是买盒火柴,你们还专门跑一趟!工行就是让我们放心哪!”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送回5分钱,不仅纠正了差错,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工行的信誉。
  后来,这位大姐逢人就夸工行的信誉好,“5分钱”的故事也在当地传开了。她所在的村许多人都成了工行的忠实客户。

  点评:

  花两个小时送回5分钱,究竟值不值得?类似的问题常常会摆到人们面前。但实际上,其中意义又怎能仅以数字衡量?5分钱有时只能买到一盒火柴,有时却代表着千金也换不到的企业信誉。工行人以一丝不苟的三铁精神,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最精彩的回答。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