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成品油市场供需分析
 

  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中的定义,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的,原油加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有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六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贸易流向

  据IHS统计,2012年全球汽油产量为2111万桶/日,同比上升1.3%,高于2005至2010年0.3%的年均增速;需求为2264万桶/日,供应略显偏紧。

  北美:北美是最大的汽油生产地区,2012年产量达834万桶/日,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地区,达到944万桶/日,但已经明显低于其2007年1002万桶/日的消费高峰,供需缺口也因此下降,从而使其从欧洲的进口从2005年59万桶/日下降到43万桶/日,这也是促使欧洲汽油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欧洲:欧洲汽油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洲汽油消费的下滑,2005至2010年和2010至2012年其消费量年均分别下降为3.7%和4.7%,2012年消费量为213万桶/日。同时,欧洲汽油流向非洲、拉美地区的数量增加,部分抵消北美的下降。

  亚太:亚太是汽油第二大产量和消费地区,2005至2010年产量与消费年均增速分别为4.9%和4.0%。2012年同比增速分别为5.5%和5.4%,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540万桶/日和530万桶/日,供应略有剩余。出口流向非洲、中东、南北美洲,印度是主要出口来源。

  煤油供需现状及主要流向

  据IHS统计,2012年全球煤油产量为684万桶/日,同比增长0.6%;需求为650万桶/日,同比增长0.3%。

  亚太仍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2012年产量为253万桶/日,消费221万桶/日,小部分过剩。北美次之,生产和消费分别为157万桶/日和153万桶/日,供需基本平衡。中东地区产量也有剩余,产量和消费分别为81万桶/日和50万桶/日。欧洲地区煤油供应依然短缺,2012年产量102万桶/日,而消费126万桶/日。

  煤油供需结构和流向相对简单,主要是欧洲有较大缺口,来自中东、亚太、前苏联地区的资源补充。北美供需基本平衡,与拉美地区资源互有来往。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1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