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末期的小县城,发行银行卡还得下任务,它是一个特别陌生的存款工具。
一天下午,学校里来了几位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学校会计人员的指引下,在我们的课余时间,讲解了牡丹灵通卡的基本常识、如何使用、卡片和存折的比较、卡片的安全性等等知识。我是一个比较赶新潮的人,于是就办了一张牡丹卡。由于牡丹灵通卡当时只要身份证就可以办理而且还不收费,这对于打工仔的我来讲是多么的实惠啊!在众多怀疑的眼光里,我毫不犹豫地填了牡丹灵通卡申请表,工作人员告诉我一周后到银行的办公室去取。
那时办理牡丹灵通卡可是贪图便宜。我经常往返银行取款、存款,存折不离身,在当时来讲换本比较麻烦,还担心把存折本弄皱,而且不能就近通用。当我拿到牡丹灵通卡时多么高兴啊!小巧玲珑的比香烟合还小、还薄,还有一点弹性,正面是浅灰紫色,中间有朵大大的牡丹花,卡中央有一行阿拉伯数字,右上角写着“灵通卡”三个字。
此时,正在宣传吕梁市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他们热情地给了我一张带答题卡的宣传资料,按照邮寄地址我把答题卡寄去。三个月过后,我到把这一事情给忘记了。一天,县工商银行的人通知我领取奖品,那次获得了三等奖——一套餐具。你可知道,我们县就我一人,那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那套餐具现在我还保存的好好的,一直没舍得用。
从那时起牡丹灵通卡就一直伴随着我,牡丹卡的样式越来越五花八门,功能也由原来的单一存款逐步变成现代化支付方式,理财和消费于一身。银行卡正在成为我国个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工商银行的牡丹卡,它给我的生活带来诸多益处,存款、炒股、买基金、交电费,使我真正体会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豪情气魄。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侯建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