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以及情人节的效应,原本以为可以热销“爱情保险”的保险机构却一筹莫展。本来是“爱情险”的目标客户群,突然不再感兴趣了。那么为什么噱头如此足的产品会落入这般境地呢?
据了解,目前国内爱情保险大多是“连生型”保险,即一张保单承保两个或两个以上被保人的人寿险,很多保险公司都有这种产品或者产品组合。但这类保险一般不以婚姻爱情本身为保险对象,相爱的人购买一份保单,共同支付保费,就可以双双成为被保险人,同时两人都有受益权。仅销售给合法夫妻,其实质仍是寿险,并不以“爱情恒久”作为保险标的,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业内人士分析,“爱情保险”的失宠,主要原因还是针对性不强,在保障和费率方面没有优势,难讨人喜。拥有连生型保险的家庭除了享受人寿保险,还可以获得银婚纪念祝贺金和终身分红等,同时保单还能附加一些住院补贴附加险,但与普通保险计划相比,没太多特殊之处,不过对产品进行了组合,以打包的形式销售给客户而已。另外也与市民对婚姻的理性认识增强有关有些年轻人认为,买保险只能表示对婚姻另一方的承诺,真正的爱情不可能靠一纸商业契约来维护。
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目前的保险市场,就会发现很多“爱情保险”只是打着“爱情保险”旗号,实际只是普通的意外险、医疗险。勉强能称得上是爱情保险的,是专供夫妻双方联合投保的险种,即夫妻双方任何一方患上重大疾病或不幸身故,保险公司都会按合同约定进行赔付。因此,“爱情保险”并非适合所有人。相比同等保额的保险,夫妻联名共保的保险产品保费相对便宜,但在保障内容上略有不足。专家建议投保人购买产品前应先了解产品的保障内容,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及经济情况确定是否适合此类产品。
“爱情保险”本身有着巨大的市场,定位也很清晰。但是功能似乎与消费者理解中的大相径庭。外国一些起步较早的保险公司,也有爱情保险,它们的爱情保险更偏向于信用保证保险。希望国内的保险公司能转变一下思路,真正让“爱情保险”造福群众。
(作者:胡利佳)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