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汇外汇资讯央行动态其他央行

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122.86万亿

 
  
    2015年02月12日 07:46
    
      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
      
      近日,央行发布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这也是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据初步统计,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1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至此,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已达到12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从指标构成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由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投资性房地产、其他,这九项指标构成。其他项主要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人民币贷款占比大降
      2002年至今,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16.41万亿元,是2002年的8.2倍;而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占比由2002年的91.9%降低至2013年最低值51.3%,委托贷款、企业债券占比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表示,这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坚持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构建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的发展历程。
      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1.3%,为年度历史最低水平,比2002年低40.6个百分点。而在2014年,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为59.6%,虽比上年同期高了8.3个百分点,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依然比2002年低了32.3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与其他融资方式此消彼长。近年来,直接融资特别是企业债券融资发展非常迅速,融资结构明显优化。据统计,2014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2%,比2002年高12.3个百分点。截止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形式合计融资余额为15.49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21倍,年均增速达到28.9%,比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年均增速高12.3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更加多元化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也在不断扩大。2012年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方式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22.9%,而2002年这三项融资的占比几乎为零。2014年三项融资的占比为17.7%,仍保持较高水平。到2014年末,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余额为21.44万亿元,为2002年末的35.4倍;2014年末上述三项合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7.5%,比2002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据了解,这是央行首次发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2011年起人民银行正式编制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但社会融资规模目前也只公布增量数据,而其他一些金融指标如人民币贷款、存款、货币供应量等都分别编制、公布增量和存量数据。有一些研究人员和机构自己测算和使用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他们使用的数据各不相同。
      央行方面表示,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能够更好地统一统计口径,还有利于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监测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和评估总体流动性水平,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
      此外,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多元,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不仅有信贷,还有债券、股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方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能够多角度地全面反映各类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状况。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5-02-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