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亚洲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18日中间价为6.7895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6.28%。
近期中国连续买入日本国债,同时配合此前对于美国国债的不断削减,释放出国家外汇储备开始多元化的信号。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TIC(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6月份我国减持美国国债240亿美元,减持规模位列2010年第二,这样算来,截至6月底,我国共计持有美国国债8437亿美元,尽管仍为美国第一大债主。
自09年10月开始,中国一直处于减持美国国债的通道中,减持额度分别为2009年11月间的93亿美元、12月间的342亿美元、2010年1月间的58亿美元和2月间的115亿美元。虽然自2010年3月起,中国开始增持美国国债,3月和4月分别增持177亿和50亿美元,但随后在5月,中国又再度进行了2010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减持,规模达到325亿美元。
截至2010年6月末,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543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给国家外储投资出了很大难题,截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仍以美国国债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从2010年6月份开始,美元指数开始持续下跌,尽管目前美元指数有反弹的趋势,但是美元走软的风险仍在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外储有可能将手中的美元资产更多的分散至日元、欧元等其他币种的资产,而事实证明,中国的外储也在进行这样的尝试。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近期连续买入日本大量国债,释放出国家外汇储备开始多元化的信号。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7日表示,尽管7月进口疲软导致高达28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仍有迹象显示中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目前中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内需以提振经济。姚坚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因此从原材料出口国以及生产设备出口地区的进口将会继续增长。此外,中国多项政策措施(如环境保护,新能源计划,提高家庭收入等)均会维持目前进口需求水平。
另外,据18日报道,离岸人民币回流内地投资,首站确定为国内银行间债市,标志着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开放的实质一步。因投资额度受限,短期内国内债市将受惠有限。但此举意义更在于,人民币得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境内外双向流通,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同时吸引更多发行人赴港发债,并促进两个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利率曲线贴近,由此进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
去年以来,央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人民币回流内地投资的需求被提上日程。由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普遍存在预期,而中国国内也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关键时期,平稳渐进地开放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无疑更加适宜。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8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7895元,1欧元兑人民币8.7330元,100日元兑人民币7.9419元,1港元兑人民币0.87367元,1英镑兑人民币10.5645元。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