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逼近7.007元。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
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
1997年后: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并没有随宏观基本面变动而波动。
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及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承受巨大压力。
1994年1月1日: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施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大幅上升。
1990年11月17日:由1美元兑换4.7221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兑换5.2221元人民币,贬值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相当大。
1989年12月26日:由1美元兑换3.7036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兑换4.7221元人民币。
1986年7月5日:由1美元兑换3.1983元人民币调到1美元兑换3.7036元人民币。
1985年1月1日: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l美元合2.7963元人民币。
1981--1984年:官方牌价与贸易内部结算价并存。
1981年起:人民币实行复汇率,牌价按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长期高估。
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项原则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改革呈现出加速迹象。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积极、消极作用将进一步体现,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益处,并尽量降低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我国的汇改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推出的汇改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人民币升值会给国内市场带来许多积极影响:有利于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资产出卖更合算;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国内居民的国际购买力增强等。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