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一代,过年时长辈们都要送上压岁小红包,这是中国百姓几千年的习俗。困难时期3角、5角,经济好转10元、8元,如今三头五百也不少。特别近几年,“独子们”过大年收压岁红包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各别的还要上万元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收入的增加,小红包变得是越来越鼓了。可小红包不断加厚的同时,家长们却发愁了,再喜欢消费也不能动用孩子的压岁钱,经济再吃紧也不能将手伸向宝贝的红包啊,而孩子毕竟是孩子,许多事情并不懂,手里攥着这么多的钱,真怕惯出什么坏毛病。家长们对孩子的小红包可以说伤透了脑筋,怎样打理才算上策,在众多家长中笔者接触到三位很有远见的父母,他们用不同方式帮助孩子打理压岁钱做得都比较到位也很实际,非常利于孩子的成长,值得为人父母们借鉴。
用“小红包”收益健康
宽宽自幼体弱,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从家到幼儿园,从托儿所去医院跑诊所,身上从没少过点滴的小针眼,人家不感冒她感冒,人家小感冒她大感冒。如今眼看着就要上小学了,再这么老是头疼脑热的,可怎么保证学业,父母为此发愁。近日幼儿园放假,父亲带宽宽到健身房,想不到体弱多病的宽宽对乒乓球特感兴趣。可学习打乒乓球并不件易事儿,在这个城市,请教练最低一小时50元,一个寒假60天,就得3000多元,夫妻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4000元。父母球打得又不正规,请教练又心痛钱。在一旁的宽宽发话了“我用压岁钱请教练”。“对!用压岁钱换健康。”父亲向宽宽伸出了大拇指,母亲也当然高兴了。从此,宽宽每天到运动场练球一个小时,不仅学习了乒乓球的基本功,而且每日饭量渐增,更让人高兴的是,自练打乒乓球以来,再也没发烧感冒。宽宽越来越对乒乓球感兴趣,她计算着,马上又要过年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大姨小姨、大舅二舅,姑姑叔叔,至少能收红包4000元。等上学后,一年五十多个双休日,都用她的压岁钱请教练,平日写完作业再让爸爸陪练一下,用一年时期,一定要把乒乓技术学到手。宽宽用“小红包”收益健康,得到亲朋好友们称赞。
用“小红包”收益爱心
明明是家中第三代单传子,用“掌上明珠”形容一点儿都不过份。由于是家中骄子,平日本来就不缺钱,过年长辈们还要给明明送红包,明明真是“不差钱”。可富裕的生活,给明明带来并不全是益处。明明不懂得要珍惜钱,买来玩具没新鲜三天就拆掉,不管什么好吃的,吃腻了就扔掉,新衣服上身没几天就刮出大口子,而这一切明明一点都不心痛。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开始为明明担心。寒假到了,父亲正好要去乡下参加一位亲友葬礼,也带上了明明。一周后返回,明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把家中的旧书找到一起,到商店买回书皮非常小心的包装好,又将许多自己想扔掉的八成新玩具,重新加上机油并擦拭好,放进包装箱,还将自己将近1万元压岁钱,取出一部分,包成5份,等双休日再和爸爸去趟乡下。家里人看着明明变化都有些适应不了,后来才从明明爸爸哪儿了解到,那次去乡下,明明爸爸给他找了5位农村小玩伴,让明明和他们在一起吃住几天,从乡下小朋友们的穿着,书桌,玩具,还有课外读物,明明都看得一清二楚,通过和农村小朋友接触,明明才开始懂得要爱惜钱物,还从心底滋生了要和乡下小孩交朋友,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所以,明明回城后,就开始实施自己的爱心计划。明明说到做到,与5位农村小朋友建立起密切联系,不仅将自己心爱之物和小红包与乡下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还计划在春节过后将小朋友们请到城里做客。明明的小红包终于有了去处,并且用到了正地方,帮助了困难的农村小朋友,自己收益了爱心,家长自然高兴啦!
用“小红包”收益理财习惯
一个人思维、行动和习惯大都是小时养成的。独生子女们因为拥有了小红包,又是物资极大丰富,所以“花钱如流水”“花钱不心痛”习惯逐渐形成,这样对他们成长极其不利,家长们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但又苦于没有说服力和办法,弄不好“小红包”好事还会变成坏事,有许多玩游戏成瘾的孩子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笨笨的父亲在电视台工作,经常接触到孩子因为“小红包”的发生问题的案例。所以从笨笨才懂事时起,对于亲友们给的压岁钱,笨笨父亲就带他到银行把小红包的钱存起来,并且教笨笨学习记账,无论是买纸、笔、书籍,还是平日购买小食品,都记得清清楚楚,每月做个小统计,看看红包的钱的都花到什么地方了。每到结息日,还让笨笨再查一查获得多少收益。在笨笨的幼小心灵里早早就打下了,钱花出去再也不会有了,而存到银行钱还能钱生钱呢。兔年春节到来之际,笨笨的父亲又从工行网站得知工行个人金融业务正举“时尚金融新体验 六重惊喜贺新春”优惠活动,推出饱含浓浓亲情的新年礼物——“宝贝成长卡”,方便长辈为孩子积累教育基金,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尤其带有生肖套卡,还为新春佳节增添温馨亲情。笨笨的父亲计划着,当笨笨升入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对事物有了认知,就用这张卡为笨笨申请“个人网上银行”,让笨笨自己学习操作,用“小红包”的钱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增加笨笨理财视野,扩大他了解金融产品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强孩子理财兴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笨笨的未来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三位家长帮助孩子打理“小红包”都有独到之处,健康、爱心和理财习惯都是孩子们成长的有利保障,用“小红包”换来了大的收益,值得天下父母们学习和效仿。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王桂华)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