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购屋应该把握的哪些原则
 

  2012年底中国内地房市出现火爆场面,让“恐慌性买盘”、“房价报复性上涨”成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甚至让不少人担心,如果现在不买,往后买房只会更贵代价更高?2013新年伊始,购屋族应该把握哪些原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台湾永庆房产集团2012年第4季所做的购屋趋势调查,房地产已连4季度蝉连台湾民众心中最适宜的投资工具,第2名为黄金,定存排名第3,显示台湾民众投资房地产仍着重在资产保值。

  随着2012年美国QE3与QE4的相继推出,今年全球都将是资金流动性宽松的一年,实体性资产仍是热钱的主要流向,其中又以亚洲房地产最被看好。某些房地产专家表示,展望2013年,即便中国政府在房地产政策方面维持紧缩,但在资金宽松、利率走低、物价上涨背景下,中国房市今年筑底回温的趋势已相当明确。这论调正是引爆去年底中国内地房市“恐慌性买盘”的来源。

  然而,经济学者谢国忠近日则表示,中国近期房市回暖仅是泡沫前的震荡,并非真正反弹。他依然看空2013年房市,因为中国政府对房市调控期很长,短则3、4年,长则起码6、7年,且2012年是调控期首年,呼吁“家里有空房子赶快卖掉”。2013年他则看好债市及贵金属投资,认为黄金牛市仍存在。

  过去一年来,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或房价是偏高还是偏低等问题,经常是倍受争论的焦点。或许,对于一般购屋族群而言,其实没必要耗费太多心力去斟量,买房自住或甚至投资大可不必计算收入房价比,也没有必要估量空置率多少,只要学会“看银行脸色”就好。

  所谓“看银行脸色”,说白一点就是看银行对买房贷款的态度,若银行对贷款条件采宽松态度,说明看好市场远景,反之则是认为市场风险或将加大。毕竟银行必须面对与承担实际的放贷风险,这态度远比专家的话更真实、准确,可信度也更高。

  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3年货币政策仍以稳健为主,今年中国房市仍处在政府的严密监控下,并不存在较大宽幅的投机空间,因此,购屋切莫贪小便宜,购买标榜低于行情的特殊产品,例如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内部认购”房,但有的时候,贵的房子也不一定就是好房子,对于一般预算型的购屋者而言,在同一地区质量差不多的房子中,选择价格最低者,房价抗跌能力也更强。

  多数人购屋只着眼于房价,但往往忽略了“养房”的成本,尤其是今年房价是否将出现反弹,仍只是“预期”而已,但在通膨环境下,物价肯定会持续上涨,购房前更是必须对各式的养房成本精打细算。例如小区越大,住户分摊的使用与维护成本也越低,大厅愈豪华、公共设施越多,必须付出的费用也越多,特别要关注或将遍地开花的“房产税”。养房的实际成本,买房时不能不预先周详考虑。

  基于从众心理渲染效应,往往当某个楼盘或地区人气越聚越旺,价格也就顺势越卖越贵,但如果贵到一定程度,就要小心套牢风险。其实,若购屋是为了自住,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好房子,买房前设定好目标,勤走访多比多看,切莫人云亦云,被销售现场的热络假象冲昏了头。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房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拉动内需的地位也会日益突出,将助推房市基本面持续回暖,房价将可能因此继续坚挺,甚至出现持续小幅上涨的现象。不过,房价是反射宏观经济的动态指针之一,若房价出现反弹风险,执政者在政策层面的执行力度仍可能再度收紧。所以对于一般房地产投资者而言,今年住宅类产品还是少碰为妙,相较之下,商用不动产今年或较具投资相。

  房地产通常是短暂下跌长期看涨,这是一般大众对不动产保值的迷思,此时不妨看看当今日本房地产价格仅有20年前的25%。目前助推中国国内房价上行的除了地产开发商、丈母娘,可能还有连莫言都深受影响的“有土斯有财”观念,但中国内地的土地权利并非买断的,做房奴的代价可不小。

  最后,房地产投资风险远比你想象的大,它与其它投资一样,“低进高出”自然是获利保证,但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能摸清市场的价格底线,即便是在各界对今年房市看法偏多的背景下,如果不是有迫切性的居住刚性需求,否则农历年前后还是现金为王观望一下较保险,宁愿市场开始走高时买不到最低价,也千万不要有抄底心态。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林忠义)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2013-01-07)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Article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