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由殷桃、闫妮领衔主演的小品《我心飞翔》以其素材的真实性和演员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征服了历来挑剔的春晚电视观众,得到全国亿万观众的高度认可,演出活动了极大成功。《我心飞翔》讲述了建国60周年国庆参加阅兵仪式挑选“备份”女飞行员的故事。闫妮饰教导员,殷桃饰演战斗机飞行员01号,刘敏、柴权、刘思言、陈维涵饰演即将参加阅兵仪式的战斗机女飞行员,闫妮宣布他们中有一个人将成为“备份”,即应对紧急事件的飞行员,备份”也会随队出发到阅兵指定航线,但如果队员不出状况,“备份”就必须返航。也就是说如果阅兵无差错,备份将无法出场,最终殷桃被选为备份。我想该小品最感人的角色当属“备份”——殷桃饰演的战斗机飞行员01号,由于她技术全面所以担当预备队员的“备份”角色,“随着《我心飞翔》获得极大的演出成功,笔者以为“备份”一词有望成为虎年的流行词汇之一。
笔者以为,从广义的、大视野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自然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和活动,都无一幸免可能会遭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各样的大小风险,大到国家航天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小到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各类风险无不如影相随,挥之不去。其实国人在几千年以前就认识到风险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魔障”,唯一解决的策略就在于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备份”,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孔子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一斑。无不体现了做好风险防范和备份工作的重要性。所谓“备份”就是对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提早做好规划和防范的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措施和工作,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未雨绸缪”。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国人的财富与日俱增,理财也成为时下最具有魅力和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词汇,理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部分投资者理财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投资者对理财存在着一定的认知上的偏颇和狭隘观念,将理财和投资混为一谈,误以为理财就是获取高回报率,其实理财作为涵盖人生各项理财目标的一项综合规划,关键点在于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达到一生的财务收支平衡。人们常说,思想决定行动,部分投资者基于对现代理财观念的错误理解和投资理论知识学习的欠缺,就会导致在实际理财活动中出现一些偏差,在证券投资市场如火如荼的时间点,全然忘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古训,受人类贪欲膨胀恣意妄为,倾其所有资产甚至不惜举债、借贷投向股市,梦想一夜暴富,幻想海市蜃楼成为现实,投资大师巴菲特也坦言“我无法预计股市的短期波动,对于股票在1个月或1年内的涨跌我不敢妄言。”可见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是证券投资的一种常态现象,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一味以赌徒式的心理理解投资,迟早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惩罚,所谓市场不相信眼泪其实是最好的注解。在中国股市不是十分漫长的成长史上,笑到最后的证券投资者不是全力以赴,不知防守的投资者,而是善于适当控制仓位。因势而变的投资者。作为投资者,要在投资市场上毅然不倒,充分分享投资理财所带来的乐趣,重要的在于善于做好投资前的“备份”,也就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其一,做好风险保障规划是做好理财不可或缺的“备份”。
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金融理财(Financial Planning)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是指专业理财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最终帮助客户制订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理财方案,使其能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金融理财是对个人和家庭的综合金融服务,它包括:个人和家庭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资产和负债分析、现金流量预算与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子女养育及教育规划、居住规划、退休规划、个人税务筹划和遗产规划等内容。金融理财的最终目的是在财务方面,最终实现人生在财务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的生活境界。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就是为人生其它理财规划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不至于其它理财规划出现投资风险以后丧失理财的“本钱”而已。
保险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对家庭的财务和人身等风险进行转嫁和转移,保险是一种风险投资,人们要对自己不愿意承担的风险去投资,当这类风险一旦来临就能有保障。首先,不能让风险对自己造成沉重的打击;其次,不能让财富损失,而最好还要能将风险转化为赚钱。安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中,项目收入的5%买保险,经常性收入年收益的10%买保险。富裕客户的收入类型分成两种:一种有固定投资收益,还有一种是项目性质的。如果收入属于项目性质的,可拿出利润的5%买保险,这只占资产的很小一部分,但可以形成适当的保障体系。如果是经常性收入的,建议用年收益10%左右的财产来投保。这种安排心理上可以接受,同时可以形成安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如果希望资金产生更多的效益,不能让保险占用太多资金。
其二,理财之前对自己的心态做好“备份”。
理财上有句很流行的话,理财先理心。笔者以为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理财不是投资收益最大化,理财的精髓在于实现人一生财务收支的相对平衡,所以投资者对于理财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把理财收益的相对高低作为衡量理财成败的唯一标准;二是理财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固然,理财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和领域学问,如果投资者需要在理财上取得很好的成效,没有一个学习的心态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探寻成功投资理财大师的成功成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在理财上颇有建树,一般与他们具有良好的投资心态是分不开的。就拿在股市投资上取得卓越成效的巴菲特来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不断地研究市场和上市公司,学习相关的财务、金融、行业专业知识,阅读大量的公司年报、相关报道分析,对上市公司作精确的价值分析和判断,这才是他们在市场上战无不胜的基础。
其三,坚持分散化投资的“备份”原则。
西班牙人作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提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道出了理财制胜的秘诀。现阶段各种金融理财工具主要是银行存款、股票、基金、保险、外汇、黄金、国债以及各种金融创新型、衍生性产品等,其风险、运作机制、投资对象有严格的限制,分散投资就在于投资者根据自身的人生不同理财规划,借助专业的理财人员实现最佳的资产组合和选择较优的各项金融投资工具,实现自身的人生各项理财目标和人生规划。
一句话,对每一个个体投资者来说,怎样配置资产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人生阶段、理财目标。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但尤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将有限的金融资产配置到适合自身的、不同的金融投资工具之中,特别是不要将所有的金融资产配置到某一项高风险金融投资工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进行科学资产配置是做好理财的关键之所在。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李保华)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