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科学并不可以战胜自然。人们必须接受意外事件,甚至不必对严重的意外事件大惊小怪,人类的进化让人们容易接受越来越大的意外。当第一架波音747飞机失事时,人们认为飞机不应该那么大,而现在人们却制造了空中客车380和波音梦幻客机。人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总有办法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苹果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太阳能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新兴国家将主导世界的未来。这并非世界末日,这只是人们所认识的世界的末日。
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目标是重建世界各国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一位朋友告诉我,我们的共同朋友“欧洲最聪明的人”(以下简称为“智者”)认为,资本市场将持续熊市。因此,我十分期待与这位智者的会晤,迫切希望知道为什么。他安慰我说,目前他对资本市场并非完全失去信心,因为欧洲和美国正采取的措施将提供一些近期交易机会,但长期来看,他看不到这些负债累累的发达国家的真正出路。
在过去的30年间,这位智者总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例如他预见到了苏联的瓦解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他早于他人发现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预见到大宗商品短缺现象的不断深化。这位国际商业家族的后裔,其家族几世纪前在丝绸之路一带以售卖食品和雨具的小店发迹,他本人则以管理自己和别人的资金,收藏艺术品以及思考世界的复杂变化为己任。
美国的幻象仍未被打破
智者说:“自‘二战’结束后,欧洲和美国不断向外借债,最终导致无力偿还。好比石油公司,不断向下钻井挖掘石油,直到发生井喷。在欧洲主权国家的债务市场和墨西哥湾的沼泽,当局发现问题十分严重,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才有一丝解决的可能性。”
目前,投资者对美国财政部仍具信心。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对正在发生的一切感到十分彷徨。希腊、西班牙和其他国家可能爆发的债务危机、阿富汗战争的后遗症、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伊朗的核威胁、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及美中的贸易摩擦,都让世人非常不安。投资者希望把他们的资金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而美国正从中获益。你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利润表非常不健康,但你仍可以按年利率3.1%借十年期的债。这种做法合理吗?除非有大量的资金需要藏起来,而且不在乎任何收益。现在,美国政府正在援助频临倒闭的银行和资不抵债的州/市政府。但这样的援助措施不可能长期下去。最终,美国政府本身将资不抵债,而谁又能援助美国政府呢?
原则上,只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财政赤字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应该大量缩减它们的财政支出。但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一办法行不通。投票人不可能同意放弃原本拥有的东西。只有大量缩减医疗、社保和国防的财政开支,才有可能把财政支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但美国国会里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影响力使上述方案得以通过。奥巴马也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这样做。而且,智者也对奥巴马具有实现如此宏伟目标的影响力表示怀疑。第二种办法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增加货币投放和涨工资将导致通货膨胀。这种办法可减轻债务偿还的压力,而且工人也更乐于接受,因为他们涨工资了,虽然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未必相应提高。房屋价格将再次上涨。只要通货膨胀水平没有失控,仅仅为5%6%,部分金融问题将得以解轻。如果通货膨胀水平过高,政府也总能通过工资和价格控制手段加以解决。
智者认为,应该采取两种办法的综合。财政赤字高企的政府应该适当缩减其财政支出。但它们不可能将财政支出缩减至仅比财政收入多3%。税收应该增加但那对于减少财政赤字的作用有限。将来,美国政府也许将面临难以出售其国债的困境。那时,只能是美联储购买自己政府的国债,导致大量投放基础性货币。如果美国政府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以解决高企的失业率的话,这种状况将很快出现。即使经济依然低迷,没有任何经济过热的迹象,通货膨胀依然会不期而至。如果经济增长超过3%,而且创造着新的就业岗位,美国国民都会感觉好过一些。
对欧洲的三个“拭目以待”
在欧洲,经济刺激计划将给我们创造一些时间。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的债务需要重整,退休年龄需要提高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需要缩减。国民必然对此有怨言,但他们仍可接受。
德国将告诉其他国家因为其曾为重新统一而作出过的牺牲,其他国家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德国不希望因为经济稳健而不得不去拯救那些不作为的国家。尽管如此,德国还是会对那些确实在采取措施改善经济状况的国家施以援手。
最大的隐患是社会动荡。尽管目前动荡仅在小范围内发生。缩减财政支出的措施付诸行动后的状况会怎样,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目前,我们正处于通货紧缩的时期。消费者,除了上层社会外,都在缩减消费支出,而且订单渐薄,导致资本投资也令人失望。欧洲的经济刺激计划倒像是麻醉剂,并未刺激经济。那些为政府担保了20%30%的主权债务的银行将如何改善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本市场将如何反应,我们也要拭目以待。
欧洲希望既缩减开支又保持经济增长,这可能吗?一种办法是让欧元贬值。德国的出口因欧元贬值到1.20而获益。下一个目标价位是1.15,最终将是1比1。整个欧洲将因欧元贬值而获益。而且,欧洲各国将尽最大的努力使欧盟完整无缺。而目前欧洲所采取的措施犹如用阿司匹林来治疗癌症那样。他们对更有剧烈的药物的反应和将引起的副作用如何,我们也要拭目以待。
同样,伯南克和盖特纳的做法也如出一辙。他们仍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是说得多,做得少。
意大利的银行正动用国民的储蓄存款去购买国债。欧洲央行也在购买欧洲各国的债务。没有人提及保险公司,它们的状况可能比银行更糟糕。现时正值夏天,人们正在休假。到了年末,所有人将惊醒,国家的债务成本将于目前上升400个基点,而政府仍将无法出售其国债。
关注新兴市场国家
但中国政府决定取消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后,各国欢呼雀跃。在智者看来,这一举动只是在多伦多召开G20金融峰会前的政治措施,而并非金融事件。在未来的3年内,人民币将升值15%。但渐进式的升值过程人们可能都察觉不到。人民币升值不足以让“中国制造”失去吸引力或者增加“美国制造”的竞争力。
印度和中国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GDP增长达到了11.5%,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情况。为此,中国政府减少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和紧缩银行信贷投放,控制GDP增长速度为8%9%。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类似但更平衡。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但印度有强劲的国内需求做支撑,而不需要依赖出口。印度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样严重,但只要印度政府能将食品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国民可以忍受通货膨胀。印度和 中国两国都需要经济保持6%7%的增长来防止出现社会动荡。目前,两国的经济都能达到这一增长要求。
当被问及为什么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在保持如此良好的增长情况下,仍像欧美那样遭受着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时,智者说:“新兴国家的股票投资者认为,如果西方的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它们本国的股票市场不可能表现得好。可是,目前所有的股票市场都能上涨。有大量的资金可投放到风险资产上。美国2008年和欧洲各国目前面临的金融问题暂时得以解决了,而且世界各国经济和收入持续强劲增长。所以,短期来看,我并不是十分悲观。我所担心的是长期的问题。”
放眼全球,世界充满着机会。巴西的选举是关键。如果卢拉获胜,巴西的经济将持续增长。智者现在不投资日本,因为这个国家背负着巨额债务且人口老龄化严重。投资日本并不是灾难之举,但智者对其不感兴趣。智者在别人不甚关注的地方发现机会,例如他正在投资非洲、巴格达和其他中东国家的房地产。
我们现在是无路可退了。自1945年至2007年以来,发达国家给全世界制造了麻烦,现在人们必须去解决这些麻烦。美国无法维持强大的军事队伍、全民医疗福利、充裕的退休养老计划和全民就业。美国的现状不足以维持这些开支。
需要建立一个国际储备货币
“将来,我们也许要建立一个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国际储备货币将是一篮子货币,其中40%美元,20%25%人民币,25%黄金,剩余的将是欧元和日元。建立这一国际储备货币需要新一场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来完成。但这场会议极有可能因为政治考虑而永远无法召开。若能成行,我们最终将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因为这一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挂钩。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目标是重建世界各国对金融体系的信心。而建立与黄金部分挂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将实现这一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大困难在于让相关的国家同意这一做法。黄金的时代已来临,其价格将可能上涨至每盎司1500美元。”
智者认为,他的预测估计将在两年内得以验证。届时,人们将看到利率飙升所引发的问题。此前,股票市场将上涨,通货膨胀水平将达到5%6%,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将提升至7%,企业盈利可观因为它们随物价上涨。这是投资者喜闻乐见的。即使国债名义利率是目前水平的两倍,但实际收益率却是非常低,所以投资者对此不会太担心。当实际收益率上涨时,问题就出现了。
麻烦会在社会架构出现裂缝时更早地出现。如果股票市场上涨,华尔街的金融精英和其他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将愈发富裕,这将导致社会骚乱。在失业率持续高企的情况下,人们会认为金融领域监管的改革并不到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政府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扶贫。反对人士会提出政府必须节省开支,但亲民的政策最终会战胜保守派。智者相信美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而再次陷入危机。
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科学并不可以战胜自然。人们必须接受意外事件,甚至不必对严重的意外事件大惊小怪。一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将记得此次漏油事件,虽然它已不是头条新闻了。英国石油公司不会倒闭,而且有能力偿还债务。人类的进化让人们容易接受越来越大的意外。当第一架波音747飞机失事时,人们认为飞机不应该那么大。而现在人们却制造了空中客车380和波音梦幻客机。
人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总有办法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苹果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太阳能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新兴国家将主导未来。这并非世界末日,这只是人们所认识的世界的末日。
(作者:陈洁燕)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