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保险销售有望进入“全代理”时代
 

  在中国证监会调研保险代销基金之后,中国保监会又于近日发布了《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史无前例地提出了要让所有金融机构代理销售保险。

  金融界的银行、证券、保险“三兄弟”中,保险始终都是“小兄弟”,大约七八年前,保险靠着银行帮忙,依托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终于长大了。从2010年11月份开始,银保新政导致保险新单收入下降, 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普遍增长乏力,全国有32家寿险公司在1~2月出现了保费收入负增长,占纳入统计的61家寿险公司的52%。其中,有10家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超过了50%。

  银保新政在突出规范要求的同时,也导致了已经雄踞保险业半壁江山的银保业务迅速降温,是不是保险业增速的下降导致它不得不敞开胸怀?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实施银保新政后保费收入下滑,保险业推出的相应政策就是加大了销售支持的力度,如培训、产品等,即便其他金融机构代销保险,但因其缺乏银行的网络和品牌优势,也很难有弥补因新政而空出来的银保缺口,所以银保新政不是引发保险“全代理”的主因。

  无论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还是在金融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都有关于推进金融综合经营的表述,但如何去推动呢?互相代理就是一条可行的便捷之路。保监会此番富有胆识的做法,确实有“一石三鸟”的效果。

  一是被动变主动。保监会因其成立的时间晚,行业规模小,常常“被安排”,这次主动出击,确实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二是迅速推动保险融入大金融。在目前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时代,保险产品因其具有良好的“补充性”,可以很好地与其他金融产品组合,从而找到更多的潜在客户。现在的金融机构已经十分注重对客户的营销,在向潜在客户推出各类金融、理财产品时,保险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选项,这大概是保监会推出“全代理”模式的根本原因。

  三是为保险产品销售找到更多的渠道。保险市场奉行的是“得渠道者得天下”的哲学,这犹如银行网点多者优势大一样,通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代理合作,可以很快开辟出若干新渠道来,如券商、基金,甚至信托公司都是很有潜力的保险销售渠道。

  卖保险看起来是件容易的事,但想要真正实现得心应手确实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比如银行保险,虽然只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保险销售的第二大渠道,但采用的大多是保险人员销售,按照银保新政要求的银行人员销售还相差很远。金融机构“全代理”保险产品,不能重复银保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这场渠道新造的运动中,保险、金融机构的角色定位更为清晰—保险就是产品的供应方,负责的是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及各类销售支持工作;金融机构就是产品的代理销售方,负责的是具体的销售工作。

  按照这样的规范要求推进“全代理”,未来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产品销售的工作重点包括:一是从有网络优势的券商、基金、信托公司着手,逐步推动“全代理”,对诸如租赁、典当等行业,因其缺乏销售网络和相对较少的客户资源,不是“全代理”的重点所在;二是强化金融机构销售队伍的保险销售技能,这需要强化保险公司作为产品方的培训功能,销售培训应当成为保险公司重要的工作内容;三是强化IT技术支持,在“银保通”系统之外,要开通“券保通”、“基保通”、“信保通”等系统,与现有的“银保通”不同的是这些系统可能要具有双向互代的功能。

  (作者:卫新江)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当代金融家 2011-06-02)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