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陈可辛:赚钱是件顺水推舟的事情
 

  如果说,在许多人看来,赚钱实在是件辛苦的事,那么在陈可辛来说,则是顺水推舟。

  如果你不知道陈可辛是谁,你一定知道《双城故事》,《风尘三侠》,《金枝玉叶》,《甜蜜蜜》……当然,他的名字绝不仅仅和这几部叫好又叫座的香港电影联在一起,事实上,他是早在7年前,便与好莱坞大导斯皮尔伯格联手过的陈可辛,是监制过《晚娘》,《春逝》,《三更系列》,《金鸡1、2》等多部经典亚洲电影的陈可辛,是繁缛的个人公司日常事务中,刚刚推出“最新中国首部歌舞大片”《如果·爱》的陈可辛。如果说,在许多人看来,赚钱实在是件辛苦的事,那么在陈可辛来说,则是顺水推舟。

  做喜欢事,赚欢喜钱

  或许因为父亲是一位电影导演,在陈可辛的记忆中,儿时最强烈的享受就是看电影,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邵氏公司狄龙、张彻的动作电影风靡一时,虽然未必对银幕上的打打杀杀有多少共鸣,但在小小的陈可辛心目中,那个忽而暗淡、忽而明亮、忽而激昂、忽而静谧的并不多么阔大的银幕,是个能够承载整个世界的地方。

  长大后,他发现真正能够打动他、令他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的影片,是那些写尽一个“情”字的:《飘》,《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罗马假日》……他发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怎样更迭,“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永远不变:“即使现代人比较容易开始或结束,没有太多道德束缚,但那些只是外在的,当你爱一个人,无论几千年,几百年,即使游戏规则不同,但内核都是一样的。”这个敏感而敏锐的年轻人,简直要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他的感悟展现出来,像呼吸一样自然地,他想到了自小便深深吸引他的电影,这个光与电的奇妙组合。

  当然刚开始,他并没有机会,第一次接触电影,是为吴宇森的电影翻译泰语。29岁,他终于得以手执导筒,《双城故事》的拍摄现场,张曼玉与谭咏麟演绎的一场生离,令在场不那么容易动情的香港人全部流泪。

  当然,他在香港至大的辉煌是得到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等9项大奖的《甜蜜蜜》,那是1997年,时年不过35岁的他亦凭此片成为最佳导演。如果换了其他人,或者就会这么费心费力地拍下去——一直到被市场淘汰,但天性富有危机感的陈可辛不这么想:“我常常觉得危机是做人成功最大的基础,这样你才会不停去做最好的。”

  1998年,陈可辛为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开拍他的首部好莱坞电影《情书》。2000年,陈可辛利用拍片所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Applause Pictures,以制作高质素的亚洲电影为目标,作品包括:《晚娘》(香港、泰国合作)、《春逝》(香港、日本及韩国合作)、《见鬼》(香港、泰国及新加坡合作)等。《晚娘》、《春逝》都引起了影坛上不小的震动,但事实上,直到《见鬼》上映,Applause才扭转了运营劣势。

  “开始我并没有想过要拍鬼片,那时彭氏兄弟拿这个故事给我,我发觉一直以来鬼片都给人一个低成本制作的印象,所以决定试一次以极认真的态度去拍鬼片。”未求速达,反而双赢,《见鬼》在香港卖座成功,破了港产片在台湾多年来的卖座纪录,坐收了4600多万新台币,在泰国也了8000多万泰币,在欧美也反应理想,更被好莱坞买下版权,为Applause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为此曾有记者质问他看重票房,他当即驳斥:“我必须要先生存,否则就再也没机会给香港人拍电影。”

  艺术家未必不比商人赚得多

  2002年至2004年,陈可辛先后监制了《金鸡1》,《金鸡2》,《见鬼2》、《见鬼10》,及亲自执导《三更1之回家》,后者被挑选为2003年柏林电影节参展部份的开幕电影。

  但当然,他的心底还念念不忘心爱的爱情电影,因为这才是令他昂然于香港,以至亚洲及世界的基底。他坦言,拍情欲片和恐怖片只是迫于香港市场太小的压力。事实上,他亦十分清醒,坊间关于“他在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上,已达到几近完美的高度”的礼赞不过是溢美之辞,他笑说自己只是有些小聪明,但没有太大智慧,所以,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根本是他的人生常态,平均两年才可能有一周左右的度假。不累是不可能的,他承认最近有点精神恍惚,因为“现在市场状况越来越混乱,要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几乎什么都要做,我早已不只是个导演或监制那么简单”,但他并未因此有丝毫退缩之意:“没有关系,做人关键是要明白自己极限,凡极限之内的事,就要坦然承受。”

  与其说他是个商人,不如说他是个艺术家,他笑说自己从来没有理财的概念,“钱就放在那里,要花就花。公司会计帮忙看账,没钱就多接一些东西来做。”事实上,只有钱多到不需要计算的人才有这样的境界吧?

  虽然不曾刻意理财,陈可辛的理财经历依然可圈可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用拍戏赚得的第一桶金买了一幢小房子,本来是打算自己住的,但“那时香港什么都涨价,两年就涨了一倍。”他立刻转手,添些钱又去买了一幢大一点的。那时候香港地价疯长,一转眼他又赚了六七倍,于是再卖再买……在陈可辛看来,他的炒房赚钱经历只是一个意外惊喜,既没有像专业炒房族那样做很多先期的功课,花大量时间寻找升值的地段,也不曾为房子高价出手而挖空心思。他赚炒房的钱赚得轻轻松松,着实令旁观者艳羡不已。回忆当时的情景,陈可辛不无得意:“那时候买卖房子,赚的比拍戏还多。”后来到美国、泰国,他也都买了房子,但因为当地房价平稳,他也就安心自住了。

  同居8年的吴君如,在陈可辛心里的分量与妻子没什么两样,说起她时,他的目光不禁一再地缱绻:“其实,我们结不结婚没有分别,一签合约,反而好像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似的,承诺比一纸空文更重要。”尽管如此,迄今他们仍然实行财产分开制度。现代都市诸事繁杂,感情尤甚,既然两人财产均丰,不必彼此贴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曾在美国成长的陈可辛便很自然地选择了AA制。

  陈可辛的理想是“拍老一点,像黑泽明那样拍到七八十岁”,至于期望赚到多少钱,他说自己真还没有仔细考虑过:“向着自己的心爱,所长努力进取,赚钱是件顺水推舟的事吧。” 最近,他买下了旅美华人艺术家哈金一篇爱情小说的美国版权,当然不仅因为名声日隆的哈金拿过好几个美国国家奖,而是,他坚信这个虽然发生在特定的“文革”期间,却体现了永恒人性的爱情故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定能够再次逼近“商业与艺术几近完美结合的高度”。

  (本文作者:画眉)


(2006-08-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