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格林斯潘的乱世
 

  进入2007年秋天,中国的媒体和经济评论家们开始为高涨的CPI指数争论不休。等到央行再次公告加息,人们意识到中国正处在一个较长的加息周期时,评论界马上开始讨论:“格林斯潘式”的小幅加息策略是否适用于中国?

  在2004年至2006年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做出连续小幅加息17次的决定,将基准利率从1%一路加至5.25%,在火热的美国经济中造就了成功驯服“通胀之虎”的传奇。于是,所有需要应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国家以及它们的经济领袖,都有了一个无法复制但又不得不借鉴的先例。

  借由中国媒体对格林斯潘故事的热衷程度,可以想见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长久以来,格林斯潘以其独到的话语方式令华盛顿、华尔街和整个世界摸不着头脑。在他于2006年宣布退休后,这种状况并无多少改变,他的语调依旧可以震荡股市的涨跌曲线。2007年9月,他又出版了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书中直言不讳地说,布什政府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确实是为了石油”。

  格林斯潘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四次连任,历经四位总统,历时18年。他领导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

  总是在惊魂未定的市场里发出镇静清醒的声音,运筹帷幄于乱世之中的格林斯潘,其所谓“退隐”,实际上是换一种方式影响世界。

  序曲:黑色星期一

  美国金融史上最难忘的日子之一,1987年10月19日,史称“黑色星期一”。

  这天可真算得上金融市场送给格林斯潘的见面礼。那日,刚刚赴任美联储主席两个月的艾伦-格林斯潘,正去往德州达拉斯市出席美国银行家协会年会。他在达拉斯机场刚下飞机,就被告知纽约股市以道琼斯指数下降“508”收盘,他松了口气,以为是下降了5.08点,惊悚的报信人连忙大声说道:“不!是508点!”

  纽约股市这次登峰造极的大崩盘,令超过5000亿美元的股票价值随风而散,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自1982年起,股市进入了一场悠长的牛市,股票价格在全球稳固上升,到1987年时,全美国直接拥有至少一种股票的人已达4800万,占美国人口的20%。一天之内,股市以崩溃的方式校正了股价过高和股利过低的差距,大型投资公司们一败涂地,数以万计的华尔街经纪人面临失业,原本在懵懂中享受牛市的民众们此刻惊恐不已。全美国焦急地疑问着:“联邦储备委员会打算怎么办?”

  格林斯潘得到了不寻常的机会,幸与不幸悬在一线之间--要么让人同情他时运不济,履新不久就遭遇金融史上的大悲剧,要么力挽狂澜,一战成名。

  格林斯潘早在几个星期前已经预料到防备一场危机的必要性,只是没想到来势如此凶猛。华尔街的形势极不乐观:市场需要更多能流通的钱,以应付股票的抛售,否则将陷入灭顶之灾;而银行担心更多损失,拒绝更多贷款。在这种情势下,无论犹豫不决,还是盲目决策,都将加剧股市的崩盘。

  到了第二个星期一,10月26日,股灾已蔓延全球,香港恒生指数狂泻33.5%。《福布斯》杂志在9月份评出的“美国最富400人”榜单中,一周内被划去了38个名字。

  星期二,格林斯潘发表了一份历史性的声明:“联邦储备体系,本着它作为这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在这里宣布,它会作为一个流通货币的来源,对所有经济和金融体系提供援助。”《商业周刊》评论,格林斯潘“打开了货币水龙头”,整个市场如逢甘霖。事后人们评价,拥有格林斯潘是美国的福音,他在处理任内第一次严重危机时竟如此镇定自信。

  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福布斯》称“这是属于格林斯潘的辉煌一刻。”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没能成为美国金融史上灾难的代名词,它有了另一个名字“格林斯潘时代的序曲”。

  预言家

  格林斯潘珍爱一张用镜框镶着的漫画,画中他的形象被画成希腊神话“特洛伊”那个能预卜吉凶的公主卡桑德拉,手中举着一条预言:“末日将至”。

  1987年“黑色星期一”过后,美联储调高利率,宣告了格林斯潘向通货膨胀开战的决心。不久,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了50%,几乎令原本就不甚景气的经济窒息。但格林斯潘坚定且不厌其烦地解释着:我们的目标不是眼前,而是获取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增长。

  1990年,美国经济滑入轻度衰退期,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们指责美联储动作太慢(美联储直到12月份才调低利率)。但到了1992年,经济又大幅度增长,同时通胀率和失业率保持很低水平。当其他人转而沾沾自喜时,格林斯潘又得出结论:最大可持续增长已处在危险中,预计再过一年左右,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便会引发通货膨胀,于是从1992年7月起提高利率,对通货膨胀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预测是经济学家们的乐趣,格林斯潘更甚,他正是籍此奠定了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早在1953年,格林斯潘在华尔街的第一份工作,任务是利用官方在朝鲜战争中订购的数字,来预测市场对钢铁、铝和铜的需求。他开始学习怎样整合一个个看似零乱的数字,通过研究得出把握市场的结论。

  一年后,格林斯潘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经济咨询公司,主要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经济预测和分析服务。5年后,30岁的他在华尔街得到了“最精明证券商”的称号。

  1958年之后,格林斯潘接过公司领导权,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有影响的客户,开始向企业高管提供经济分析意见。这种工作为他日后准确把握美国经济脉搏积累了经验。

  1966年7月,格林斯潘发表《黄金和经济自由》一文,预言美国将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可当时经济正如日中天,没人理睬他这个无名之辈。结果,他的预言在1974年应验,美国遇到了二战后最可怕的通货膨胀,经济陷入全面困境。尼克松总统猛然想起了“预言者”格林斯潘,连忙请其担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由此正式步入了美国政经界高层。

  此后,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的走势几乎算无疑策,他的言论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风向标。

  1996年至1999年间,华尔街股市持续攀高,经济学界开始向美联储发出加息以避免经济泡沫化的呼声,格林斯潘不顾冷嘲热讽,推行原定政策,坚持认为美国经济已出现结构性变化,信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增长将抵销通胀压力。事后证明,他对美国生产力增长的预测正确无误,实现了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一次增长扩张期。

  2001年,“9.11”之后的一段时间,美联储先是连续加息,后又快速降息,一直降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2004年,美国经济终于迎来复苏。紧接着,格林斯潘在2004年至2006年间,上演了“17次小幅加息”传奇,扼杀通货膨胀于摇篮之中。

  2007年9月,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CBS采访时坦承,在任期间他已经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存在问题有所察觉,那些选择浮动利率贷款的借款人很有可能因为利率上调而面临还贷困难。但他当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2006年初自己准备退休时才发觉。

  追溯:从音乐到金融

  格林斯潘青年时一度醉心音乐,没准是因为金融业没给他的童年留下好印象,1926年出生的他,3岁起就生活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

  与1987年不同,1929年的那次“黑色星期一”是场真正的浩劫。华尔街上挤满了步履蹒跚的人,摩天大楼的屋顶檐边时常出现精神恍惚的人。经纪人办公室的人们呆若木鸡,对任何消息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已血本无归。美国经济在灾难中跨进30年代,随后是长达4年的世界性大萧条。美国工业产值下降55.6%,回到1905年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由1044亿美元剧降到410亿美元,14万企业宣告破产。

  艾伦-格林斯潘的父亲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个零售商人。格林斯潘的家庭在这场暴风雨中如同薄木小舟,经历的变故可想而知。1930年,格林斯潘的父母离异,他由母亲单独抚养。

  年幼的格林斯潘对数字有一种早熟的喜爱,5岁时就能心算多位数运算。他在金融界、政界升到高位之后,仍以对数据着迷、大量掌握各种数据著称。前英格兰银行行长说过:“我们都当笑话说他的一点,他对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一切,有着深入最细枝末节的了解。”

  但出人意料,这个数学天才后来迷上了萨克斯管,他竟然考入了音乐界声名赫赫的纽约朱丽叶音乐学院,认真地学习乐理、和声、音乐史,苦练器乐曲目。

  不过,格林斯潘渐渐意识到自己不属于音乐界,如他自己后来所说:“幸运的是,我在音乐方面没有好到优秀的程度。我是个还算不错的业余音乐家。但按专业音乐家来衡量,我就太一般了。那种才能是天生的,你要么有,要么没有。我早就想好了,如果我达不到那种水平,我就是选错了职业。”

  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经济学。两年后,他继续在纽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随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1954年,他中断学业步入华尔街,那是他能够达到优秀程度的领域。

  乱世:过去与未来

  2007年9月,格林斯潘的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问世,企鹅出版集团为此书版权预付了800万美元。《纽约时报》说,这本书其实是两本书。一本是他人生经历的回忆,一本是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及预测。

  新书以其个人经历开篇,讲述了在纽约的童年、当爵士演奏家的日子、完全的经济学家生涯,还有他曾为之服务的每位美国总统的点点滴滴。他坦言:“我能自信地说,最后一章的撰写工作为我的书和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它不比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但对我而言是个合适的结局。”

  在书中,格林斯潘猛烈批评总统布什和共和党的国会领袖为求政治利益而牺牲经济政策的做法。他曾劝白宫否决多个“失控”的拨款法案,但没有得到采纳。这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恶化。

  格林斯潘还大胆地揭露说,“我对此感到悲哀,(政府)在政治层面上不便承认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与石油有关。”此言一出,白宫窘态毕现又无可奈何。

  在书的后半部分,格林斯潘用了五页篇幅来对全球主要国家进行展望,在谈及他国的未来经济时,格林斯潘只预测了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关于中国的观点出现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他认为,中国的出口商品对美国市场影响巨大,多年来,这些价廉的“中国制造”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进而保证了美国工人工资的相对平稳。

  格林斯潘指出,无论国家大小,其成功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允许自由贸易和公开市场的程度。即使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在新世界里将为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彼此竞争,它们也将屈服于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完全开放的全球化市场。如果中国继续按照自由市场的规律发展,2030年时它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如同书名“动荡年代”所说,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停的波动之中。经济领袖的世界与普通人不同,即便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年代,他们也没有安稳平和的日子可以享受,他们每日都处在“战争”的边缘。

  2006年1月31日,格林斯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天里,还在主持着2006年第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会。18年任期中,他经历了海湾战争、互联网泡沫、9.11……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在《华尔街时报》上撰文说,“人们一直对于各国的央行在理论上是否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争论不休,因为很多国家的央行的确做不到这一点。然而艾伦-格林斯潘的巨大成就向我们证明,维持价格稳定是可能的。他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但很难想象,这本书会是格老对世界经济发出的最后声音,我们最好拭目以待,洗耳恭听。

  (作者:Danny McCoy)


(2007-11-22)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